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天可汗回忆录全文免费阅读 > 第539章 坚刚不可夺也(第2页)

第539章 坚刚不可夺也(第2页)

然风暴未息。冬末,岭南急报:交州刺史上报今年赋税超额三成,百姓却纷纷逃入深山。童子军秘密潜入调查,发现当地推行“幸福账册”??官员鼓励农户虚报产量,美其名曰“彰显盛世丰年”,实则以此为由加征“surplus税”(盈余调节税),所得银钱用于贿赂上级考评使。

更骇人者,孩童入学须背诵新编《惠民谣》:“亩产千石不嫌多,官家欢喜咱唱歌;多报三升米,换得一尺布。”

童子军伪装成游方郎中,深入村落,逐户暗访。一老农泣诉:“我家五亩田,实收不过三石,可里正说不报十石就是‘不爱国’,硬逼我填二十石。如今缴不出‘盈余税’,牛都被牵走了……”

证据确凿后,少女亲赴广州,面见岭南节度使。对方冷笑:“尔等执算之人,可知民心所向?百姓愿多报,是感念皇恩浩荡,岂容你们泼冷水?”

少女不答,只请调阅全道一百零三县的《幸福账册》汇总表。她带回驿馆,命随行童子军彻夜核算,将申报亩产与历年气候、水利、种子供应等客观数据逐一比对。七日后,绘成一幅《岭南粮产幻象图》??图中红线标注“理论极限产量”,蓝线为“历史实际均值”,而各县上报的绿线,竟普遍高出红线两倍以上,形如冲天巨浪,荒诞刺目。

她将图呈于节度使案前,轻声道:“大人以为,这是盛世气象,还是集体癔症?”

节度使观图良久,面色铁青。三日后,自缚请罪入朝。皇帝震怒,罢黜涉事官员四十七人,废除“幸福账册”,改行“三重验真制”:申报数据必须附带田亩丈量图、耕作日志、邻里互证三类证据。

至此,天下震动。人们终于看清:造假不止于贪财,更能扭曲善政,将“爱民”变为“害民”。而真实,不仅是道德,更是生存底线。

春分将至,第二年“明账日”如期而至。长安再次万人空巷,但此次,百姓不再只是查验商户流水,而是自发组织“交叉审计团”,甲坊查乙坊,东市审西市,甚至有学子闯入国子监,要求公开膳食开支。

最令人动容者,乃一名七岁幼童,手举自家账本,立于西市口大声朗读:“正月十八,母购青菜三斤,价四十文;父修履一双,费六十文;弟食糖一枚,记五文。本月结余二百文,存入陶罐。”

围观者无不鼓掌。有老者抚须叹曰:“昔年以为记账是奴役,今日方知,它是自由。”

少女立于朱雀门楼,俯瞰这座苏醒的城市。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清晨,自己还问着“算盘能不能打死鸡”。如今,算盘没有打死鸡,却杀死了谎言的根。

暮色四合,宫中忽遣宦官急召。皇帝于含元殿独坐,面前摊开一份密折:吐蕃使者抵京,带来赞普亲书国书,愿与大唐缔结“信算同盟”,共享审计技术,互派童子军交流学习。

“朕该如何答复?”皇帝问。

少女躬身道:“陛下可回书:欢迎贵使参观长安每一座仓库、每一间厨房、每一所学堂的账本。若赞普真心求信,则不必盟约,只需将其全国牧场羊群数量、粮仓存粟、军械损耗,如数公示于逻些城门。**真信之间,无需誓言,唯有数字。**”

皇帝大笑,即刻拟诏应允。

三年后,丝绸之路再现奇景:各国商旅不再只带金银,更携带标准算筹与复式账本。于阗国王下令全国寺院僧侣必修《阳光令》;回纥可汗将“如实申报马匹数目”写入部落法典;就连远在波斯的景教教堂,也悬挂起一方小黑板,每日更新香火收入与赈济支出。

少女主持编纂的《大唐共算通典》正式颁行。全书共十二卷,首卷开篇写道:

“共算非律,而胜于律;非权,而制乎权。它不许人作恶,亦不容人自欺。其力不在刀笔,而在千万双不肯闭上的眼睛。”

书成之日,她独自登上终南山顶,将李砚舟的骨灰撒入风中。远处,学堂依旧,算盘轻响,孩子们齐声诵读《阳光令》的声音随风而来,清澈如泉。

她取出那枚铜算珠,放在掌心,轻轻吹去浮尘。

山下炊烟袅袅,一户人家正在晚饭。母亲指着墙上新贴的“家庭月度账单”对孩子说:“看,这个月我们省下了八百文,够买一双新鞋了。”

孩子仰头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怕记账呀?”

母亲微笑:“因为他们还不知道,**真实,才是最可靠的财富。**”

少女望着夕阳下的村庄,终于笑了。

她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也不会结束。只要人性尚存侥幸,就会有人试图用谎言筑墙。但她亦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弯腰捡起一支断笔,翻开一页破纸,认真写下“今日买柴一捆,价三十文”,那么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风吹过林梢,算盘珠轻轻一撞,叮然作响。

像是回应,又像是承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