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唐协律郎是几品 > 0505 人不好色辜负造物(第1页)

0505 人不好色辜负造物(第1页)

张岱在街上跟李峡分别,并让他回家通知自己晚间会去拜访信安王,接着他便跟裴稹一起回到了平康坊。裴稹原本还以为他要去自己别业里看一看,结果却见到他径直往三曲行去,顿时一脸的无语:“昨夜胡姬侍奉还不尽兴?你。。。

太极殿内,晨光初透,金砖映日,玉阶生辉。李峡立于丹墀之下,身着青袍,腰系铜带,手中捧着协律郎印绶,神情肃穆。殿上香烟袅袅,礼乐未起,却已有庄重之气弥漫四壁。他抬头望向御座,天子端坐其上,目光沉静如渊,似能洞穿人心。

“李峡。”皇帝轻唤其名,声不高,却如钟鸣谷应,“朕闻你素通音律,博学多才,更难得者,守节不阿,临危不惧。今授尔协律郎之职,掌太常雅乐,正五音六律,以和邦国。望尔不负所托。”

“臣,叩谢天恩。”李峡伏地再拜,额触金砖,心中百感交集。

这一拜,非为权位,而是为父辈蒙冤、家宅被夺的沉冤得雪;为张岱奔走营救、裴稹仗义执言的情义;更为那一夜平康坊中,他以诗明志、以理制敌的坚持终获认可。他知道,这协律郎之位,并非恩宠骤降,而是朝堂对清流的一次昭示??纵使权贵勾连、宫闱暗涌,仍有公道可依,有礼法可循。

退朝之后,李峡缓步出宫。春阳洒在朱雀大街上,柳絮纷飞如雪,坊间市声渐起,贩夫走卒吆喝不绝。他并未乘马,只徒步而行,任春风拂面,思绪翻涌。

协律郎虽秩不过从七品下,却是清要之职,隶属太常寺,专司宗庙祭祀、朝廷大典之乐章编订与演奏监督。自周礼以来,乐即为政之本,所谓“乐以象德”,“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唐承隋制,尤重礼乐,每逢郊祀、明堂、册封、宴飨,皆须奏雅乐,而协律郎便是那调弦正音之人。

然此职亦极险。一曲奏错,轻则遭讽“不通古制”,重则被指“亵渎神明”;若卷入党争,则更易成为攻讦靶心。前有开元初年协律郎崔元敬因私改《破阵乐》节奏,被贬岭南;近有天宝三年某郎官因拒修惠妃献舞曲,竟暴卒于府中。种种旧事,历历在目。

“十郎,慢行。”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李峡回首,见裴稹快步追来,手中执一卷竹简,面上带着几分凝重。

“你怎么没随众出宫?”李峡问道。

裴稹苦笑:“圣上留我问了些边事,又提及陇右军报,耗时许久。倒是你,今日受命,可谓众望所归。只是……”他压低声音,“这协律郎的位置,怕不会让你安稳坐稳。”

李峡点头:“我亦知此职如履薄冰。但既已接印,便无退路。”

裴稹将手中竹简递过:“这是太常寺近年所存乐谱残卷,其中有几处明显篡改痕迹,尤其是《昭和》《永和》二曲,原为先帝亲定,如今却被加入了胡笳与龟兹鼓点,近乎淫靡。张相公让我悄悄交予你,说是‘若欲正乐,当自此始’。”

李峡接过竹简,指尖抚过斑驳字迹,眉头微蹙。“这不是简单的乐风变迁,是有人有意混淆雅俗,借乐乱政。”

“正是。”裴稹环顾四周,确认无人靠近,方低声续道:“据张相公密查,这些改动始于三年前,幕后主使极可能是惠妃身边的乐工曹九娘,她曾师从西域琵琶高手,擅作艳曲。而支持她修改雅乐的,正是武温背后那位靠山??内侍监高力士。”

李峡眸光一凛。

高力士,玄宗心腹宦官,执掌宫禁三十余年,权倾内外。虽表面中立,实则深涉宫斗,尤助惠妃争宠多年。若此人果真插手礼乐,目的绝非仅在于悦耳娱情,而是要在无形之中,动摇朝廷正统之声,以柔糜之音,潜移默化地削弱儒臣影响力。

“他们想让大唐的礼乐,变成取悦后宫的歌舞伎!”李峡咬牙道。

“不错。”裴稹叹息,“礼崩则乐坏,乐坏则人心散。一旦朝廷大典奏起胡音喧哗、节奏浮躁之曲,士大夫便会质疑朝廷威仪何在。届时,清流失语,佞幸当道,政局必将倾斜。”

二人沉默片刻,春风拂过,吹动檐角铜铃,叮咚作响,竟似哀鸣。

李峡忽而一笑:“既然如此,那就从《昭和》开始吧。”

数日后,太常寺乐署。

晨雾未散,乐工们已列队于庭中,手持各式乐器:编钟、磬、琴、瑟、笙、箫、?、?,整齐排列。协律郎李峡身穿正式官服,立于台前,身旁站着太常少卿韦?,一位年逾五旬的老臣,面白无须,神情淡漠。

“诸位。”李峡开口,声如清泉击石,“自今日起,本官将主持修订《大唐正声谱》,首务便是恢复《昭和》《永和》二曲原本体制。此二曲乃先帝钦定,用于天地宗庙之祭,不可轻改。然经查证,近年演出版本多杂胡乐元素,节奏紊乱,音律失序,实违古制。故决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即日起停演现行版,回归开元十年旧谱。所有新增鼓点、变调、叠句,一律剔除。”

话音落下,人群中顿时骚动起来。

一名身着红衣的乐工越众而出,拱手道:“协律郎恕罪,小人曹延寿,乃教坊副使。敢问一句,现行《昭和》乃惠妃娘娘亲自指点,融入龟兹新腔,陛下亦曾赞‘清越动人’。今若骤然废止,恐惹非议。”

李峡冷冷看他一眼:“你是曹九娘的侄儿?”

那人脸色微变,强笑道:“正是家姑引荐入教坊。”

“那你就该清楚。”李峡声音陡然转厉,“《昭和》者,所以通天地、敬祖宗,非供嫔妃赏玩之曲!先帝定此乐时,特命不用一声胡音,便是防夷狄之乐侵染华夏正声!尔等擅自增饰,已是大不敬!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本官依法处置!”

曹延寿面色涨红,还想争辩,却被韦?抬手制止。

“协律郎所言有据。”韦?缓缓道,“《唐六典》明载:‘凡祭祀之乐,必用雅音,不得杂以俗乐、胡乐。’尔等所奏,确有违制之处。暂且依令行事,若有异议,可具文申辩。”

众人只得低头领命。

待乐工散去,韦?留下,低声道:“十郎,你胆子不小啊。曹九娘可是高力士眼前红人,昨夜便派人来问我,谁敢动她的曲子。”

李峡淡然一笑:“若畏首畏尾,还谈何正乐?韦公放心,我自有分寸。”

韦?盯着他良久,忽叹:“你父亲当年也是这般倔脾气。可惜……”他摇摇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李峡伫立原地,望着空荡的庭院,心中泛起波澜。

父亲李承业,曾任礼部员外郎,一生恪守礼法,因反对武氏干政,被构陷贪污,贬死岭南。家中田产尽没,盛之里老宅亦被武氏强占。那时他尚年少,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抱病哀告无门,兄长愤而投军,最终战死塞外。

如今,他终于站在了父亲曾经奋斗过的体制之内,手持礼乐之权,直面那些曾践踏家族尊严的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