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定是李二特意安排的,选这么个有渊源的店家,就为了逗李渊开心。
李渊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怅然,似在怀念往昔,片刻后才问道:“那你怎的在此卖博饦?”
“这可多亏了陛下和高阳县子!”店家朗声道。
“会州一战,我砍了五个突厥人,得了军功,赏了不少田地,上个月高阳县子惩治贪官,我那被克扣的饷银也追回来了,便索性退了役,寻个营生过安稳日子。”
温禾又看向李世民,这次连李渊的目光也投了过去,那眼神分明在说:‘这吹捧得也太刻意了,是你找来的托吧?’
李世民被二人看得不自在,轻咳两声:“这店家在此摆摊好几日了,某只知他是太原人,其余的……当真不知。”
“是啊,我这摊子摆了小半月了,生意好着呢!”
店家叹了口气,话锋一转。
“就是可惜,摆不了几日了。”
“为何?生意好怎就不摆了,莫不是今年收成多了,这是要回家窝冬了?”
李渊舀了一勺面片,不解地问。
店家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无奈:“那有什么收成啊?是因为朝中有人蒙蔽咱们陛下和太上皇了,说什么不让我等私自开设,最近也是因为这元日,才有几次空闲,再过几日啊,那些不良人就要来赶走我等了。”
这话倒是实情。
初唐时,市坊制度严格,商铺只能开在指定的东市、西市,不许随意占道经营,更别提夜市了,与后世宋朝的烟火气截然不同。
不过在这店家心里,陛下和太上皇是好的。
朝中一定是有奸臣作祟。
李渊皱眉:“回去种地也罢,总比这风吹日晒强。”
在他看来,百姓有田种便能温饱,摆摊不过是额外营生。
“老人家这话就不对了!”
店家苦笑道。
“若是只靠种地,我们哪活得起哟?田租、赋税,还有时不时的徭役,不靠这点小生意贴补,一家子都得喝西北风!”
这话一出,李渊和李世民都愣住了。
他们自小生于权贵之家,经历的是军旅征战、朝堂权谋,虽知百姓疾苦,却终究隔着一层。
在他们看来,有田便是根本,却没想过,仅靠田地,竟难以糊口。
温禾在一旁看着,心里暗笑。
这才是真实的民间啊。
李二费尽心思想让老爹开心,却没料到,一句实话就戳破了所谓的欣欣向荣。
李世民面色沉沉,而李渊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那店家犹豫的挠了挠脑袋,心里正想着:‘你们到底加不加一碗博饦啊。’
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一阵骚动,有人高喊:“快跑啊!不良人来了!”
摊贩们顿时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收拾摊子,锅碗瓢盆碰撞声、孩童哭喊声混在一起,刚才还热闹的岸边瞬间乱作一团。
“哎呦这该死的不良人,今日怎么的来如此快。”
那店家顿时慌了,也顾不上一旁的食客,连忙收拾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