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俘虏了就行,大不了给他打点新药品,让媒体来拍拍照说他同意就行。”
“不管事实如何,肯定能沉重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挽回美利坚的颜面的。”
“下去发电吧,记得将支援的舰队和运载陆军推迟也说一下。”
“我真不信十万美军剿灭不了只剩八千的钢七总队!”
“也不相信集团军司令和统御十万韩军的条件那个伍万里不动心!!”
麦克阿瑟笑了笑,说道。
“Yes,sir!”
阿尔蒙德参谋长闻言,当即应下道。
………………………………
很快,麦克阿瑟的电报通过电台到达了白宫。
然而,比这封军事密电更早一步燎原至权力殿堂的,是美国本土沸腾的民意之火。
美国,德克萨斯州,市政广场上
往日充满活力的喷泉旁,此刻却汇聚了黑压压的人群。
沉默,是最大的控诉。
举目望去,一面面星条旗下,是更多的、令人心碎的牌子。
“Whereismyson,John?KIAinChosin!”
(我的儿子约翰在哪?在长津湖阵亡了!)
“BringourboyshomefromKorea!”
(让我们的孩子从朝鲜回家!)
“Howmanymoremustdiefornothing?”
(还要多少人为虚无牺牲?)
一个头发花白的美国老妇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呢子大衣,颤抖的手高举着一张年轻士兵的照片。
那是她唯一的儿子,第10军陆战一师的汤姆·威廉姆斯,去年冬天永远留在了长津湖的冰天雪地之中。
眼泪早已流干,她空洞的眼神里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对杜鲁门政府深入骨髓的怨怼。
“他告诉我,圣诞节前就能回家的!杜鲁门!你还我儿子!”
她凄厉的哭喊撕裂了沉默的空气,引起了周围一片压抑的呜咽。
纽约,世界十字路口时代广场的喧嚣掩盖不了第五大道上游行的沉重步伐。
数万民众,工人、主妇、学生、教授……来自各行各业,在工会和反战团体的组织下,汇聚成一股汹涌的黑色人潮。
“NoMoreWarforWallStreet!”
(不要为华尔街打仗!)
“Truman=Death!”
(杜鲁门等于死亡!)
“Korea:AnEndlessMeatGrinder!”
(朝鲜:无止境的绞肉机!)
无数标语竖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有人点燃了自制的杜鲁门稻草人画像,火焰熊熊燃烧,浓烟冲天,引起人群一阵激昂的呼喊。
美国警察紧张地维持秩序,警棍紧握。
但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愤怒,更是成千上万个破碎家庭汇成的绝望之海。
这种绝望,足以淹没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