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老!!”
“快扶住!老爷子晕过去了!!”
人群爆发出惊恐的呼喊!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离得最近的汉子一个箭步冲上前稳稳地托住了萨镇冰向后倾倒的身体!
旁边也有人反应过来,连忙帮着搀扶住昏迷的老者。
“快!快扶萨军门去那边的‘茗香居’!有热茶!暖和!”
那精明的汉子立刻指挥,指向街角一家挂着红灯笼、热气腾腾的茶馆。
众人七手八脚,小心翼翼地像捧着易碎的珍宝,将这位承载了半部中国近代海军屈辱史的耆宿泰斗抬进了茶馆。
掌柜和伙计一看是萨老,肃然起敬,立刻将几张桌子拼起,铺上最厚的棉垫,将老人小心安置好。
掐人中的掐人中,递热毛巾的递热毛巾,掌柜亲自捧来一碗刚沏好的滚烫参汤。
过了约莫一刻多钟,萨老爷子悠悠转醒,长长吁出一口浊气,眼神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清明。
他看到围绕在身边的关切面孔,又下意识地去摸那份报纸。
胡姓汉子赶紧把那份依旧攥在自己手里、小心保护着、已经有些褶皱的报纸递给他。
“好……好……不是梦……是真的……”
老人紧紧抓住,仿佛在确认这不是梦境,脸上露出一丝极度疲惫却又无比欣慰的笑容,喃喃道。
茶馆里的气氛缓和下来,但那份激荡的情绪却并未平息。
所有人都被萨老刚才那番血泪控诉和最终释怀所深深感染。
对伍万里的功勋、对这支来之不易的新生海军的伟大意义,有了更深、更沉、更刻骨的理解。
茶馆里其他客人也都在低声议论着这惊天动地的消息和这位传奇老人的震撼表现。
就在这时,靠近暖炉的一张桌子旁,一位穿着半旧青色长衫、留着山羊胡、手里盘着两个油亮核桃的干瘦中年人,猛地一拍桌子!
“啪!”
清脆的响声引得众人侧目。
此人正是周边几条胡同里都赫赫有名的评书艺人周铁嘴!
其实本来他只是在这个茶馆出名,当只从上次说伍万里的书说出了名气,这才声名远扬。
他原本坐在角落里,对着刚买的报纸入神,眼睛在字里行间飞速扫动,手指捻着胡须琢磨着什么。
萨老的事迹让他激动,但似乎更激发了他某种创作灵感。
“诸位父老!各位看官!今日天降祥瑞!四海欢腾!”
“我中华铁甲雄师扬威异域!倭酋跪伏!此乃亘古未有之奇勋!”
“周某不才,胸中一团烈火憋闷,五内俱沸!若不在此将这功业细细道来,便是辜负了天公这泼天喜讯!”
“更是有愧于那立下不世奇功的少年英豪!”
“今日这段书,周某但借古人之腔,抒胸中之慨!彰我中华英雄神威!”
此刻,他双目灼灼放光,猛地站起身来,对着满堂茶客团团一揖道。
“好!!”
“周先生痛快!!”
“快讲讲!讲讲那伍万里!”
众人闻言,轰然叫好。
连刚缓过气的萨镇冰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想听听这位京里闻名的铁嘴如何评说这震古烁今之事。
周铁嘴得了彩头,更见精神。
“上回书说到,‘长坂坡前,赵子龙单骑救主,杀他个七进七出,常山真定英雄胆,一身是血虎豹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