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别忘了,伍万里和钢七总队是什么存在?
从他率领钢七连在长津湖突围开始,到后来水门桥断敌后路,再到攻克汉城,仁川大捷,连克四城、飞夺朝定桥、闪击横城……
他这是创造过一个又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啊。
哪一次不是在绝境中,靠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硬生生杀出来的生路?
他打出来的仗,哪一次又是我们能事先‘算’得清清楚楚的?
我认为,也许……只是也许!
在面对这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伍万里同志那颗战术鬼才的脑袋里,未必就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我对他的能力和创造奇迹的潜力,还是抱有信心的。”
总参谋长没有立刻反驳陈首长的担忧,反而带着一丝冷静的分析语气说道。
他的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众人对风险的恐惧,但也让一些年轻的参谋冷静思考起来。
“参谋长说得有理,伍副总队长的确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
“也许真有办法,把敌人调动起来,在运动中寻找渡江机会?”
“但前提是他们能扛过第一波围剿……”
很快,有几位志愿军参谋也站起身,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讨论再次转向,支持和担忧伍万里能力、但同样忧虑巨大压力的声音并存。
“等等,苏联要求的三渡汉江支流
至少三次是否包括之前城南市外他们已经成功渡过的那一次战斗行动?
也就是说,算不算上一次渡江?”
就在争论相持不下时,老总眉头微蹙,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报告老总,根据电文清晰标注,苏联顾问明确要求的是‘至少要渡过汉江支流三次’
并且特意强调了,‘之前的战例,可以包含在内’!
也就是说,伍万里首长他们在城南市外夺取浮桥、并利用其渡江那次,是算作第一次的!”
那名拿着电报的志愿军参谋闻言,立刻低头仔细核对电报和翻译稿,然后肯定地回答道。
“这样的话,情况就清楚了。
参谋长的考虑有道理,伍万里的确创造过无数次奇迹,不能轻易否定他的可能性。
陈首长和作战处长还有同志们的担忧,更是对的!
当前第一要务,是保存这支英雄部队的有生力量,是保护好伍万里这位党和人民宝贵的军事天才!
伍万里和钢七总队的安全,大于一切武器装备援助,哪怕是无偿的!”
把苏联的这个‘挑战’,连同他们许诺的‘无偿援助六个苏械师’奖励的条件,原原本本发电报给伍万里同志。
记住,电报里要清清楚楚说明情况——苏联的要求是至少三渡汉江支流,且确认之前那次已经算一次。
但更要明确强调,这仅仅是告诉他有这么一个可选择的任务和可能的额外奖励!
决策权、选择权,完全在他手中!
让他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根据敌人的部署、根据钢七总队的现状和能力,来自行判断、自行决定!
战略主动权和战术决断权,百分之百交给前线指挥员伍万里,志司绝不干涉!
志司的意见只有一条,任何时候,都要把‘保存自己、保存力量放在第一位’!
这六个师的苏械,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得到了很好,失去了我们也不遗憾!
我们真正的宝贝疙瘩,是人才,是钢七总队这支能打硬仗恶仗的铁军!
伍万里和战士们的生命,永远排在第一位,明白了吗?”
老总想了想,最终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