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那那城中来了不少雍城的官,而且咱们这些兄弟,全都被监视了!”
军司马跑到了黄通的房里,相当着急的说道。
“雍城……也就是刺史的人。”黄通皱起了眉头,也十分的惶恐,“这是刺史要逮我们。。。
寒霜千年雪不开,一灯照破万重霾。老翁策马岭南去,换得春风入户来。
这首童谣在乌溪村的清晨里悠悠响起,几个赤脚孩童蹲在渠边洗菜,口中哼唱着那四句诗,声音清亮如泉。渠水清澈见底,映出他们稚嫩的脸庞与蓝天白云。岸边新栽的桃树已抽出嫩芽,风过处,花瓣轻落水面,随流而去,仿佛载着一段不会褪色的记忆。
昭明祠前香火不绝。每逢初一十五,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前来祭拜。祠中供奉的并非神佛,而是一尊素衣木像??林昭端坐案前,左手执书,右手持笔,眉目间尽是温厚与坚毅。香案上摆着一碗清水、一碟糙米、几枝野花,皆是最寻常之物,却最是虔诚。
念安跪坐在灵位前,身披麻布孝衣,已守灵七日。他双目微红,却不曾落泪。他知道祖父不愿见人哀恸,更不愿后人将他神化。于是他在焚香之后,轻轻打开一方檀木匣,取出那卷尚未誊清的《民本录》终章手稿,低声诵读起来:
>“启元十四年冬,我于病榻之上回望一生。自弱冠离家求学,至暮年归于岭南,三十六州走遍,千山踏破,所求者非功名,非富贵,唯‘人’之一字而已。
>何为人?饥者食之,寒者衣之,病者医之,愚者教之,冤者伸之,弱者护之。此非仁政之恩赐,乃天下之常理。若有一人不得其所,便是整个世间亏欠。”
念安的声音低缓而清晰,在寂静的祠堂中回荡。窗外细雨淅沥,檐下铜铃轻响,似有回应。
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年轻女子冒雨而来,斗笠遮面,衣角沾泥。她跪在门槛外,双手捧上一本册子:“弟子婉儿,呈交《岭南疫源考》终稿,请先生……请师祖过目。”
念安起身相迎,接过册子,指尖微微颤抖。他知道,这是林昭临终前布置的最后一项功课??让婉儿沿当年瘟疫传播路线重走一遍,查明毒水源头是否已被彻底封堵,并提出百年防患之策。如今,她完成了。
翻开册页,字迹工整有力,图绘精细入微。从上游废弃银矿的地脉走向,到下游十余村落的水质变化曲线;从历年雨量统计,到村民饮水习惯调查,无不详尽记录。最后一页写道:
>“经实地勘察,原矿洞口已被巨石封死,但地下水仍含微量砒霜。建议每三年由官派医师抽检一次,并在各村设立‘警水碑’,刻明检测结果与饮用禁忌。另,宜推广陶滤井技术,使净水可存于地下瓮中,备旱季之用。
>师祖曾言:‘治疾不如防疾,防疾不如知疾。’今日方悟,真正的医者,不在诊室,而在山水之间,在人心深处。”
念安合上册子,久久无言。他抬头看向木像,仿佛看见那位老人正含笑点头。
次日清晨,春阳初升。念安召集全体师生于书院讲堂。三十名学生整齐列坐,男女皆有,或来自深山猎户之家,或为渔舟孤女,皆因贫寒而难入学门,今得昭明书院庇佑,得以读书明理。
“今日开讲新课。”念安立于台前,声音沉稳,“题目是:《如何不让历史重演》。”
台下众人屏息凝神。
“你们都知道,师祖林昭一生奔波,只为打破一个循环??灾起→民苦→官瞒→延误→死伤→追责→遗忘→再灾起。这个循环,不是天定,而是人为。我们今日所学的一切知识,测绘、水利、医学、律法,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斩断这个轮回。”
他展开一幅地图,正是岭南全境水文图,由历届学生接力绘制而成。“去年秋,桂州暴雨成灾,但因提前预警,百姓及时撤离,无一人伤亡。为何能做到?因为我们有了观测点,有了快报制度,有了懂得看云识雨的乡医。”
他又取出一块石板,上面刻着《疫情上报条例》全文。“这不是朝廷恩典,是无数死者用命换来的规矩。若哪一天地方官敢压报疫情,你们就要站出来,拿着这石板,指着它说:‘这是林夫子用命写下的铁律!’”
话音未落,窗外忽传喧哗之声。一名驿卒浑身湿透地冲进院门,高举文书:“紧急公文!潭州大疫复发,疑为旧毒再起,已有百余人染病,三十七人死亡!地方官封锁消息,禁止外人进出!”
全场哗然。
念安神色骤变,立即下令:“婉儿带五人即刻出发,携带石灰、银针、测毒试剂;阿岩率三人赶赴工部驻岭南办事处,调取近三年银矿周边水质档案;其余人整理《防疫十策》副本二十份,随我亲赴归仁城面见巡按御史!”
半个时辰后,六匹快马奔出书院大门,溅起泥浪如箭。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隐隐滚动,仿佛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与此同时,归仁城皇宫内,拓跋烬正独坐御书房。案头堆满奏折,其中一封尤为刺目??潭州知府上书称:“偶有小疫,已控,无需惊扰圣听。”而另一份匿名密报则揭露:该知府私卖防疫银两,挪用于修缮私宅花园。
拓跋烬冷笑一声,提笔批道:“若林昭尚在,必亲自提杖打你三百板!”随即召见监察院院长陈骁。
“你可知林昭临终前对我说什么?”皇帝望着窗外梧桐落叶,声音低哑。
陈骁垂首:“臣不知。”
“他说:‘陛下能杀贪官一时,却杀不尽贪欲之根。唯有让百姓识字、懂法、会算账,才能让黑暗无所遁形。’”拓跋烬缓缓起身,“所以我决定,自今年起,全国各县必须设立‘民议坛’,每月初九开放,允许百姓当面质问县令施政得失,若有阻挠者,罢官!”
陈骁震惊:“此举恐致地方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