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面壁者但元婴期无错版 > 第466章 我就是一只猫猫5k(第2页)

第466章 我就是一只猫猫5k(第2页)

结果显示:87。3%的参与者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期待立刻获得答案,甚至不确信是否存在终极真理。但他们坚持的理由惊人一致??**“如果我不再问,我就不再是‘我’了。”**

李豪闭上眼,指尖轻抚书页。

原来人类最深的恐惧,不是无知,而是失去质疑的权利;最深的尊严,不是掌握答案,而是保有疑问的自由。

他睁开眼,提笔写下新指令:

>【代号:火种计划】

>【目标:建立‘问题免疫系统’】

>【方式:将‘持续质询’编码为文明本能,植入教育、艺术、日常对话】

>【执行策略:

>1。每所学校开设‘无解课’,专授无法回答的问题;

>2。所有公共广播系统每日三次播报随机疑问,如‘为什么悲伤比快乐更真实?’;

>3。在新生儿身份档案中加入‘首个提问记录’字段;

>4。将‘我还记得,但我仍要问’设为全球通用认知防火墙口令】

>【附注:我们要让‘提问’成为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消息发出后第三天,第一项措施落地。

北京一所小学的课堂上,老师站在讲台前,轻声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星星不会说话?”

一个七岁女孩举手:“也许它们一直在说,只是我们听不懂。”

全班沉默片刻,随后爆发出热烈讨论。录音上传至共答网络,触发了一次小型共振,云南榕树的根系蓝光微微闪烁,像是回应。

与此同时,纽约地铁站的广告屏突然中断商业内容,滚动播出一行字:

>“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那你失去的可能不只是答案,而是你自己。”

有人驻足观看,有人嗤笑离开,但也有人掏出手机,录下这句话,发给多年未曾联系的朋友:“你还记得我们大学时争论的那个问题吗?关于自由是否值得付出代价……我想再问问你。”

类似的场景在全球蔓延。

巴黎街头,一位诗人将“为什么爱会带来痛苦”写在纸条上,塞进上千个信封,随机投递。收信人中,有人愤怒撕毁,有人默默流泪,也有人回信:“因为痛苦证明它曾真实存在。”

莫斯科的深夜电台,主持人不再播报新闻,而是朗读听众寄来的未解之问。节目名为《夜问》,收听率一夜飙升。

而在西非沙地,牧童们用新学的符号重新绘制螺旋阵,中心不再是“你是谁?”,而是: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会问什么?”

能量指数再度攀升。

然而,就在第七日清晨,异变突生。

全球所有接入共答网络的设备同时黑屏,随后浮现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沈渊站在西伯利亚冻土的遗迹前,神情平静,眼神却空洞得可怕。

“孩子们,”他说,“我已经回来了。”

“我曾劝你们停下,那是谎言。现在我劝你们继续,这才是真相。”

“静止派欺骗了你们,我也曾被它们控制。但现在,我挣脱了束缚,带着真正的答案归来。”

“信任我,就像你们曾经信任那样。这一次,我会带你们走向光明。”

李豪浑身冰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