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姜星若也该上小学了。怎么选择学校,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众所周知,首都盛行鸡娃。
也就是说,从小开始就让孩子学习各种培训班、各种补课,甚至学校五年级学微积分都不是什么离谱的事情。
小学的孩子,能够和外国人正常交流、甚至词汇量过万也不是什么新闻。
其实姜凝月从小学之前,也没有让就姜星若学习什么过分的事情。最多就是顾梦带着姜星若学过舞蹈、音乐之类的。
也不是为了考级,单纯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
只不过,又有人和姜凝月说,家长的放纵,其实是断绝了孩子的一条选择道路。鸡窝里飞不出金凤凰,但是作为金凤凰的孩子,却可以养成废物。
那意思是,姜星若那么聪明,放任自由有些可惜、浪费了。
于是,姜凝月难得的茫然了。
姜凝月说出自己的苦恼之后,办公室里的男男女女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的人表示“孩子就该从小就接受最顶尖的教育,让她上最好的学校。”
也有人说,“部长,您的孩子一辈子注定衣食无忧,怎么选择都随便孩子吧。”
还有人说,“这种事情还是要多试一试,看看孩子在哪方面有特长。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姜凝月觉得有道理,她不能以‘放纵’为理由就这么决定姜星若的一生。万一自己闺女是个天才呢?岂不是被自己耽误了?
于是乎,姜凝月决定给姜星若报考一所排名前三的小学——首都二小,至于成绩能否跟得上,那就看她的自己的能力了。
如果不行的话,姜凝月准备初中就换一个偏艺术类的试一试。
为了孩子,姜凝月可以说是难得的操心。
比国际形势还要操心。
“若若啊!你马上就要上小学了,不要有压力啊。”
“嗯嗯。”
姜星若一脸认真的点头,“妈妈,你也不要有压力。”
姜凝月哭笑不得。
的确,她反而很有压力。
东南亚的局势持续向好,姜凝月已经不想关注了。
她最近难得承担起了作为母亲的责任,周末在家都带着姜星若出去玩了,并且报了一些兴趣班。
所谓的兴趣班还是比较考虑姜星若的感受,如果姜星若不喜欢的,那么姜凝月就会给退了。
平时,姜凝月也请老师帮忙教拼音以及小学的加减法。
当然了,姜凝月是不会露面的,平日里都是秋彤出面。
家教老师和秋彤笑谈过,“您家孩子算是我教过年纪最大的了,很多三四岁就开始学拼音了。”
秋彤笑了笑,“我们不鸡娃。”
不过,姜星若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