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同时对上数位大宗师,也能斗一斗。而不是之前那样,近乎无敌。”
“最后,他死了。”
“临死前他把自己的力量全部投入到天书之中,留下了传承,也留下了太平道再起的希望。”
“只是,下一次再起的太平道,未必还叫太平道,可能会换一个名字。”
隨即,卢植便伸出右手,接住一朵落下的桃。
“所谓的黄天神力,其实就是张角的法力。”
“当他成为真人之后,他的法力就变得和天地灵气一样强大。”
“那时,他只需赐下一丝法力,就能帮助筑基圆满成就超凡,这样的超凡被称之为黄巾力士。”
“只需稍微多赐予一些力量,就能製造一位宗师,这样的宗师,便是渠帅、
大渠帅们。”
“唯有认可黄天之世理念的人,才能获得赐福。”
“也只有发自內心认可黄天之世理想的,才能充分发挥赐福的力量。”
“可是,黄天之世的概念太大了,太模糊了,也太容易分裂了。”
“尤其是张角他自己,都提不出一套行之有效或精確的思路。”
张角只是提出了目標,这个目標叫黄天之世。
这样的人,在儒家也有,他叫孔子。
孔子提出了大同之世的自標,可是,如何实现大同之世,孔子也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孔子给出的答案极其模糊。
於是,孔子前脚刚死,后脚儒家就分裂了,一分为八,还互相指责对方是异端,自己才是正统。
太平道也遭遇了一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黄天之世?
你觉得,得击败所有世家豪强,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世界才算是黄天之世。
他觉得,和世家豪强合作,最终约束世家豪强,让百姓的生活比现在好,就能算得上是黄天之世。
另外一个心狠手辣的人说不定在想,马元义就是个大傻子,他这人不行,他要是活著成了太平道的二代目,那黄天之世指定是没希望了。所以,为了能够实现黄天之世,就让我出卖他吧,这一切都是为了黄天之世啊!
就像北海的管亥,此刻兴许在想,些许牺牲是必要的,些许手段也是必要的,些许黑暗更是必要的。
只要能击败刘备,多死一些底层百姓,多死一些黄巾眾,根本无所谓!
反正,都是为了实现更加伟大的目標:黄天之世。
只可惜,天书似乎並不认可管亥的理念,张角当年赐予管亥的黄天神力,似乎也不认可管亥的理念。
“所以,张角死后,太平道很快就分裂了,开始各自为战,自然也就被朝廷各个击破。”
“如今的管亥,大概处於宗师和大宗师之间。”
“短时间內,他確实可以拥有大宗师的实力,甚至连领域都有。”
“认可黄天之世,这种概念本就很玄虚,很唯心。”
最后,卢植用了唯心来描述,这个词语还是卢植从刘备那里获得典籍中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