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雍正对太子还是很好的 > 第35章(第2页)

第35章(第2页)

老夫子喜欢按年龄来,跳过还没有开始学写诗的弘为,从弘书开始,先念一遍,然后点评道:“六阿哥今日这篇有进步,无错漏,‘平’字点睛,不错,继续保持。”

老夫子也不是盲目要求所有人都是作诗天才的,在了解各人的天分和水平后,对各人的要求也不同,像胤禧有天分,就会对他要求更高,而弘书没灵气,就会要求他别犯错、保持水准,偶尔有亮眼之处也会夸奖。

“二十四阿哥,你这篇格律和韵脚都有错漏,一会儿老夫再给你细讲。”胤祕属于才开始学作诗的。

“永璥阿哥……”

……

“四阿哥。”老夫子难得沉吟了一下,“格律韵脚都没问题,但用字太过考究,虚字堆砌太多。虽然作诗要求炼字炼句,但过于考究字词只会让诗作显得累赘空洞,失去意境。”

“以四阿哥你目前的阶段,还是不要过于追求炼字炼句,随心所发可能更好,即便用词直白些,也无妨。”

其实类似的话他在之前摸底的时候也单独跟四阿哥说过,只不过说的比较委婉,还以为以这位四阿哥的聪明能听懂,没想到今日交上来这篇不仅没改,反倒还变本加厉。

弘历嘴唇抿的紧紧的,这首诗,他昨日作了一个时辰,翻了许多典籍,本想着今日在课上一鸣惊人,夫子却如此作评……

甚至还不如对弘书的评价。

夫子他,是不是针对我?福敏老师明明说过,作诗要细心雕琢,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弘历垂着头:“是,老师。”

老夫子也没有深说,毕竟要顾虑皇阿哥的自尊,还是一会儿单独讲授的时候再教吧。

弘书嘴角微微翘了翘,就喜欢这种当众打脸的情节。唉,可惜,偏偏作诗他没什么天分,但凡他能跟胤禧一样,今儿这打脸绝对更爽快。

喜爱作诗的乾隆唷,这辈子如果当不上皇帝,没有人对你无脑吹捧,你还能完成一生写四万多首诗的成就吗。

咳咳,有点得意忘形了哈,弘书在心里批评自己,你还没抢到这个皇位呢。

最近好像有点懈怠了,光读书也不是个事儿啊,还是得多整点活儿,让便宜爹别忘了他。

有心整活的弘书每日回毓庆宫,第一件事就是听朱意远复述便宜爹今日发的明旨,想从中找灵感和切入口。

本来以为要花上一段时间,没想到没几日就听到有用的消息。

便宜爹发给礼部的圣旨,说的是皇室陵寝风水遭破坏的问题,启发弘书的是,旨意里说小民在陵寝私自偷砍树的原因,是因为陵寝周围被圈,获得柴薪艰难、难以过冬。

缺燃料啊,这不得上煤?

不过单纯的煤还是不行的,天工开物里就记载了煤的存在,古人又不是傻子,有好东西不知道用,事实上现在冶炼金属用的就是煤炭,达官贵人家里也会用煤炭取暖。

而没有大规模普及,主要是因为露天煤矿少,煤炭开采、运输也困难,利用率低、成本高,没有多少人用得起。用的起的人少,利益就少,也就没有人愿意去研究开采技术,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毕竟这个时候个人要研究大型采矿技术是很难的,需要官方支持,可在官方眼里,这些都属于小道,很难投钱去关注。

弘书想着这些,愉快的决定,先把蜂窝煤搞出来!

有了这个便宜好用、造福百姓、还能挣钱的好东西,就不信便宜爹不动心投钱搞技术。

第33章

说干就干,蜂窝煤很简单,80%的煤灰加20%的黄泥,搅水拌一拌,拿工具压出来晾干就行。

弘书开始列与蜂窝煤相关的东西:煤灰、黄泥、手摇煤球机、煤炉子、火钳子。

额,这么一看,煤还是小事,这一套配下来,铁用的也不少啊。

现在铁产量如何,民间用铁普遍不?弘书挠挠头,决定明天先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可不能最后搞出来个普及不了的花架子。

蜂窝煤这个东西要是不能大规模惠及百姓,搞出来的意义就不大了。

不过可以先把手摇煤球机和煤炉子的设计图画出来,火钳子就不用了,跟剪刀一样的结构,简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