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标准是吉省药材公司依据国家精神,在64年下发的《关于调整鹿茸收购等级差率的通知》(吉药材字〔1964〕第44号)中进一步细化明确的。”
谷永康放下文件,看着听得认真的阳光明,难得地多解释了几句:
“小同志,你可能搞不懂,为啥国家收购价和最终老百姓买药的价格差介许多?
比如这特级蜡片,国家收上来可能二十块一克,到了魔都特供的药店,卖到一百多块一克也勿稀奇。
这老大的差价去啥地方了?”
他自问自答,语气带着一种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这差价主要用于几个方面:
一部分是补贴给提供药材的猎户或鹿场的工业品(像农机、化肥),格叫‘工业品剪刀差’。
另一部分则纳入国家的外贸外汇平准基金,用来补偿进口那些阿拉造勿来的精密设备。
国家有国家的难处和统筹安排,我们要理解和支持。”
阳光明连连点头,表示理解国家政策。
【备注:价格并非虚构。历史实证:
盐边州档案(1973)-和龙县猎户金永七上交特级蜡片12。3克→获收购款258。3元(21元克)
同等重量在魔都侨汇商店售价2215元(价差8。6倍)】
谷永康继续说道:“至于人参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太多,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还是要看了实物才能讲清爽。”
谷永康提供的价格信息极其宝贵!
尤其是牛黄的特级品价格(65-80元克)和血茸蜡片价格(18-22元克),价格虽然诱人,但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国家统购统销,意味着来源审查必然严格。
他那冰箱里的人参、鹿茸、牛黄,包装精美,还有鉴定证书,但屁用没有!
这些东西的来历,在1969年的魔都,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一旦被严格追查,无法完美的自圆其说,总归会有漏洞。
相比之下,那不在统购目录、国家也不进口的苏门答腊犀角片,简直是天赐的良机!
风险最小,单价最高(100-150元克),借口最容易找,一句“祖上传下来的”,死无对证。
阳光明瞬间做出了决断。
他脸上露出感激和如释重负的笑容,对谷永康诚恳地说:
“谷主任,你今天真是给我上了一课,太感谢你了!
你讲得这么清爽,我回去也好跟我亲戚说明白。
人参鹿茸牛黄这些,国家管得严,流程也复杂,我亲戚那边估计也怕讲不清爽来历,惹麻烦。
倒是你讲的那个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