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棒子,再给一甜枣,这一招汤婵用得熟练极了。
桓哥儿到底还小,把汤婵的吓唬当了真,听了这话,一边抽泣,一边不甘不愿地应道:“我,我听话!”
汤婵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也不骗孩子,说好东西,那就真是好东西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健康的好东西没有什么熊孩子是一顿肯x基哄不好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个年头自然没有肯x基,但弄一点类似炸鸡薯条的小零食,还是可以做到的。
说来还要感谢小老乡庞妍,她一直坚持不懈开发新品,炸鸡也好,薯条也罢,都是她“琢磨”出来的东西。
只是庞妍试验后发现,若是大批量制作,炸鸡的味道似乎没有想象中好,就没有往外卖,汤婵则是在研发过程中在庞逸那里尝到新品,走后门要来了方子。
为什么说不能大量制作呢?
最大的问题是鸡种,后世用的鸡种是特意培育出来的,长肉速度快,出笼时间只有四十多天,这样被端上餐桌的时候,才能保证鸡肉量足的同时还鲜嫩多汁。而此时却只有土鸡或者野鸡,等鸡长大,肉质已经发柴,炸过后味道自然不好,若是想要味道还可以的炸鸡,只能用几个月的小鸡来做,故而货源就十分有限。
除了鸡种,炸鸡的油和腌制的香料也是问题。后世用来做炸物的油多是工业化以后出产的棕榈油,发烟点高,可以复炸的次数也比较多,成本低廉,但如今不管是荤油还是植物油,都是人工榨取,而且炸过一次就要倒掉。
至于香料,这时候香料是奢物,许多自海外运来的都是难以想象的高价,有几样干脆还没有呢。
最后还有炸鸡外头挂着的面包糠。虽说如今炸东西也可以挂面糊,但如果想要酥脆的口感,还是需要面包糠,那就需要先把吐司做出来,等于是为了蘸醋才包盘饺子……
不过这些问题,只要舍得花钱,只做一点给自家人吃差不多质量的话,那就都不是问题。
有了庞妍的方子做铺垫,汤婵也不怕做出什么改良被人发现。
她花了找齐材料,兴致勃勃地带着人在厨房忙活了很久,总算得了一锅像模像样的金黄炸鸡。
炸鸡刚出锅,汤婵就忍不住尝了一口。
随着牙齿咬下面皮的咔嚓脆响,美拉德反应带来的美妙滋味在舌尖炸开,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让闻婵差点泪流满面。
就为这一口,忙活这一通也值了!
此时为了哄孩子,汤婵拿出了这个杀手锏。
她让厨房做了一盆炸鸡,又炸了一大锅红薯薯条,把徽音跟佳音也叫了过来。
“今日带你们吃点新鲜玩意儿。”
自从炸鸡端上来,桓哥儿就伸长脖子瞪大了眼睛,哭都忘了,汤婵一说开饭,就迫不及待地坐到了桌子上。
不过他刚两周岁多,不怎么能吃油炸的东西,汤婵就只给他弄了一小根鸡翅外加几根薯条尝尝味道,两个姑娘则是一人一个鸡腿加三角,一小碗薯条。
没有小朋友能逃过垃圾食品的捕获,虽然就这么一点,小鬼头一尝味道,大眼睛就是一亮,小脑瓜里什么想法都没了,吃得头都不抬。
两个女孩子面色矜持实则期待地夹起鸡腿,一口下去,连跟解瑨同桌的紧张都不记得了。
佳音大着胆子问:“母亲,咱们明天还能吃这个么?”
“不行,”汤婵答道,“这东西虽然好吃,但很不健康,以后只能当奖励,每个月最多吃两次。过生辰也可以。”
佳音听了没说话,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安排了。
见几个孩子吃得香,汤婵给解瑨也递了一块。
嗯,是鸡胸,真是恰好就夹到了。
“你也尝尝,”汤婵说,“不过吃这个容易胖,这么一块吃下去要跑一刻钟,其他的要跑半个时辰,你自己斟酌。”
解瑨看了一会儿,默默吃了。
桓哥儿很快就把自己那点吃完了,但他根本没吃够,不由眼珠一转,盯上了一旁的姐姐徽音。
他伸出小手拉了拉徽音的衣摆,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她碗里的炸鸡,“姐姐……”
徽音看到桓哥儿湿漉漉的眼神,习惯性地就要把碗里的鸡肉夹给弟弟。
汤婵却开口阻止,“等等,那是你的,不能给他。”
徽音连忙道:“没事……”
汤婵问:“你是不喜欢吃吗?”
怎么会不喜欢呢,徽音犹疑片刻,还是没有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