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音跟佳音听见桓哥儿的哭声,早就上了岸来查看情况,汤婵就带着众人一同回到了庄子。
出门的行李里早备好了常用药,汤婵把止痛消肿的药找出来,用冰块给桓哥儿冷敷了一会儿之后,给他上了药,最后用白色纱布加压包扎好。
整一套流程下来,桓哥儿已经打起了瞌睡。
赶了一早的路,又是出门又是受伤,小人儿已经撑不住了。
最后桓哥儿脑袋一歪,栽在汤婵身上睡了过去。
汤婵小心地抱起他,轻手轻脚地将他放在了床榻上。
……
等桓哥儿睡了一觉醒过来,就又变得生龙活虎。
他被抱到太夫人屋里给长辈请安,“祖母!”
早在他睡觉的时候,汤婵已经跟太夫人禀告了他受伤的事情。此时见桓哥儿声音中气十足的模样,太夫人就知道他没什么大事,担忧的心思也放下了大半。
她拆开桓哥儿手指上的包扎看了看,有一点红肿淤青,皮外伤,并不严重。
想到这伤是怎么来的,太夫人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手还痛不痛?”
桓哥儿本来挺正常的,结果像被这句话提醒了一样,他赶紧装出一副不舒服的样子,可怜巴巴地道:“痛的。”
太夫人失笑,这个鬼精灵。
“以后还敢不敢不听母亲的话了?”太夫人问他。
桓哥儿见没搏到太夫人心疼,只得扁了扁嘴,“不敢了。”
一旁的汤婵眨了眨眼,心里滋味有点儿奇妙。
解桓受伤,汤婵学到了教训,但并没因为这事儿自责内耗。不过之前跟太夫人禀告的时候,她做好了太夫人会怪罪她照顾不周的准备。
结果太夫人听了全程,非但没有责备汤婵,反而生怕她自己过不去似的,主动安慰道:“你别多想,除非把他拘在院子里不出门,不然小孩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
汤婵本来以为出了这样的事儿,太夫人会心疼得不让她继续养娃,结果没想到太夫人这么向着她。
她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更不习惯欠人,太夫人如此态度,反倒弄得她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
看着蔫巴巴听太夫人教训的桓哥儿,汤婵心里啧了一声。
哪怕只看在太夫人的面子上,以后也要对小鬼头多上心几分了。
棢詀:??????。????????。??????
太夫人跟桓哥儿说了会儿话,正好到用膳的时候,徽音佳音一同被叫了过来,一家人一起用了饭。
桌上有许多农家特色菜,炒田螺、炖泥鳅、炖河鱼贴玉米饼子,又鲜又香,汤婵和太夫人吃得满足,几个孩子下桌时更是都捂着肚子。
“这几个傻孩子,只知道憨吃。”太夫人嗔道,但见到小辈们能吃能睡,老人家心底还是很高兴的。“今儿折腾了一天,时候也不早了,都快回去早些歇息吧。”
*
第二天一早,天刚放亮,汤婵就被闹了起来。
“小祖宗,你要干什么?”
桓哥儿睁着大眼睛趴在汤婵床头,他视线火热,盯得汤婵不得不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