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大队的人大都勤劳,但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只能勉强能满足温饱。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会专门去挑选良种,况且本地良种产量也很一般。
林家承诺拿出的良种至少能增产半成到一成,愿意用良种和下河大队置换普通种子,只要求增产丰收后上头来人调查时,不要把林家供出来,只说是村里人精心筹备了几年才有这个成果。
苏有福隐隐猜测林建业搭上了某些门路,林耀忠虽然没有直说,却是默认了。
林建业眼看着是要去城里工作的,林玉也会嫁进城里,林家未来吃喝不愁。眼下愿意拿出这份好处,是想让乡亲们也过上好日子。
苏有福吧嗒抽了一夜旱烟,一大早叫上大队部和村里几个号召力强的,郑重地商议良种试点这件事儿。
看过林耀忠交给苏有福的一小袋良种,再三和林耀忠确定了预期产量,众人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提议,开始动员苏家村各家各户自愿试点。
消息传到苏兴国家,苏宝珠直觉不对:“娘,三爷爷有没有说良种从哪儿来的?”
刘淑雅苦笑着摇摇头:“你大伯家拿出来的,应该是你建业哥的路子。只是有良种也没法,我们家里没地啊。”
又是林家。
不知为何,苏宝珠始终觉得林建业只是一个挡箭牌,真正推动这一切的人应该是林玉。而林玉能推动这一切的原因,跟自己有关。
她忧心忡忡地在农场里转了很久,可游戏设定就是普通农场,产量跟现实相近,也并没有什么挑选良种的功能。
林玉收回“视线”,揉了揉眉心。这段时间用神识挑选良种,耗费实在不小。看到苏宝珠这么忧心,她瞬间平衡了。
第二件大事是林建业弄来了一批鸡鸭苗和猪仔,免费送给大队养着,年底了大家一起分肉。
当下政策规定不许个人私自养禽畜,集体饲养需要向上级申请。如今外头风向越来越不对劲,下河大队不想冒这个头,一合计,决定借着地势便利,偷偷养在山里。
因为苏宝珠带着两个小伙伴经常在山上抓到野鸡野兔,大家都相信了山里是有猎物的,只是不好打到。这会儿正好当个幌子。
事关重大,苏有福警告所有人,一旦泄密吃不到肉事小,还会连累整个下河大队,到时别怪村里不客气。
苏有福能稳坐大队长的位置,使得原书里下河大队安稳度过动荡,甚至庇佑下乡到这里的知青,关键就在于它的历史沿革。
下河大队前身是苏家村,在战时受到敌军侵扰,苏家本族人折损了不少。后来通过婚姻嫁娶吸纳了一部分外姓人,但整个村里仍是以苏家为核心。由于苏家每一代都会选举有德之人当村长,村里的日子远比其他地方要平和。
这两件大事如火如荼地推进后,下河大队对林家盖新房子过好日子的酸气基本消失了,并且心怀感激。
所有人都默默做事,憧憬着越来越好的生活。
还有一件小事,是苏兴国真正的亲人找上门了。
苏兴国的亲爹是朱秀香从前伺候的路家三少爷。
三少爷爱上了乡里女子,为此不惜违背婚约从家里逃了出去。战乱时,路家举家迁往国外,怎么也找不到三少爷和他的妻儿,无奈只能先离开。
三少爷意外身亡后,他的妻子四处打听到朱秀香所在的地方,留下苏兴国和一笔钱离开了。不久后就传来了死讯。
朱秀香念着当年在院子里伺候时,三少爷对下人和善,曾给过她一笔钱救了她娘的命,和苏老头商量着收养了年仅两岁的苏兴国,当亲儿子养着。
亲自找来的是苏兴国的二伯,为了完成老人家的遗愿,漂洋过海回到故土苦苦找寻了两年多。
原书里,苏兴国有这样一门亲,尽管他拒绝认祖归宗坚持要奉养朱秀香,仍旧惹得苏爱国和苏志国嫉恨不已,“林玉”更是处处和苏宝珠攀比,最终在初二时为了陷害苏宝珠而闯下大祸,被退学不说,还差点成为革委会主任的玩物。
因为林玉搞出这么多事,苏爱国和林华忙得团团转,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他们对苏兴国的好出身只是酸了一会儿。苏志国也被苏爱国使唤得跟牛马一样,又有朱秀香花大力气整治张梅,一切都风平浪静。
苏宝珠却因为不安,表现和原书里大有不同。她推动着苏兴国认祖归宗,得了一笔不菲的家产。
路二伯很欣慰找到了侄儿,但没有原书里因为苏兴国拒绝而多留两年产生的深厚感情,他一办完祭祖事宜就出国了,苏兴国没有完全继承路家在国内的人脉。
杜姳妤没等来林玉,却无意间和苏宝珠又交易了几次。她见秦端实在亲近苏宝珠,又得知了苏兴国身世的真相,和苏兴国家如原书里一样越走越近。
年前,杜姳妤陪着秦端给苏宝珠送年货,与林玉迎面碰上。
林玉邀请两人去家里玩。
看着林家打理得质朴清雅的院子,杜姳妤很是喜欢。再将开展良种试种工作的林家和林玉家里对上号,对林玉越发有好感。
秦端本来懊恼忘了带上九连环,听林玉说她已经不喜欢九连环了,愧疚感更深。这是个纯澈的孩子,和苏宝珠青梅竹马,在高中时才情窦初开。
林玉最近过得很舒心,心肠也软和了不少,不再插手秦端和苏宝珠的相处,对秦家只当普通人家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