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这次陈少平让我们帮忙的事,跟近期“退林还耕”的政策有关。
当年陈少平在他老家松官镇大力推广“果园种植经济”,经济发展模式也很成熟,实实在在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大家都念陈少平的好。
可如今政策变了,强调“粮食安全,要求退林还耕!”
这是国策,省市县要求严格执行!
松官镇的果园经济走到了尽头。。。。。。
陈少平是安明市的市长,根本不用管江丽市沧阳县松官镇的事儿。
但那里毕竟是他的家乡,乡土情结难以割舍。
松官镇山地果园种植区可以保留,但坝区果园基地就必须全部恢复粮食种植。
陈少平的意思是,让我们过去在松官镇发展绿色粮食蔬菜基地。
省里面也在大力提倡“绿色种植”项目,说得直白点就是,在老百姓由果园种植恢复到粮食产区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老百姓的损失,避免不必的冲突和矛盾!
韩静孙一直有“绿色种植产业链”的想法,但沧阳松官镇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区位因素。
江丽市四县一区总人口才一百二十万,经济落后,消费力不足,交通不够便利。
在松官镇投资是没有问题,但收益问题很难持续。
不过,我和韩静孙还是那句话:只要是陈少平安排,我们都义无反顾。
我们与江丽市市政府这边取得联系,由森友养殖集团负责“绿色种植”项目。
综合实地考察后,松官镇最适合的是水稻种植。
于是,在“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还有“绿色农业”省农业厅的扶持资金中,我们在松官镇搞了一万亩的绿色水稻种植项目。
承包一万亩坝区稻田用来种水稻,换做一般人来运作基本都是亏损。
但对我们来说,却还是实现了盈利。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金建国购集团从发投集团手中拿到了全省的物资供应权。
我们在松官镇种植出来的大米走国购集团的采购清单,采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当然,这也得益于我们松官镇肥沃的土地,适宜水稻生产的气候。
但,我们种水稻赚到钱,靠不是气候和土壤,也不是管理和技术,而是人情关系。
韩静孙在安明市与西靖市中间的新县也有一个万亩种植基地。
这是一个高端种植基地,纯绿色种植的蔬菜瓜果、原生态健康的鱼、肉、蛋、奶,都是特供食品。
以超出市场价五到八倍的价格进入各大政府机关部门、国企事业单位的食堂,还有安明市、西靖市的高端餐厅。
我们的宏兴集团也在省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开始进入如日中天的新能源行业——光伏产业。
这个行业拥有巨大的前景,国家项目补贴力度非常大,而且在金江省还有指标。
我们的资本在急速地扩张,宏兴集团包含了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光伏产业、汽车零配件供应还有医药产业。
医药产业是和金建国购集团一起合作。
医药产业的入门许可不低,寻常人无法触及。
在新一期的民营企业排行榜上,我们宏兴集团盖过了森友养殖集团排在金江省民营企业中的第七名。
经济与政治是相辅相成。
陈少平的安明市市长也高配副省级,在经济决策发展上拥有极高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