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一生学的都是扶龙之术。他的一生也都致力于辅佐君王,让王朝稳固。此时他又怎会看不出来。若百姓自强自立的盛景出现。对皇位上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试问。有了坚毅脊梁的百姓,又岂能容许一个昏君坐在他们头上?这岂不是让百姓,去监督皇帝的贤明与否?要知道。历朝历代,百姓可是推翻王朝最直接的力量。若是让百姓监督皇帝。这等于说是,把一个藏满奇珍异宝的库房,钥匙以及库房所在的位置,尽数交到一个人手上。如此一来。一旦大明后世君王中出现昏聩之人,百姓自然起兵反抗。刘伯温不相信朱标会看不明白这点。刘伯温更不相信,朱标会让大明灭亡在他的政策之下。然而听到刘伯温这话。姚广孝似乎早有预料般,很是沉重的叹了口气。“夫子所言不错。”“说实话,这点和尚我也想不明白。”“他毕竟是太子,为何要让天下百姓,人人如龙。”“唯一的解释,便是咱们这位太子,预见到千年之后中原大地遭逢国难。”“这才放弃一家之天下,让天下成为天下百姓之天下。”说到这里,姚广孝自己这个念头很是可笑。自嘲一笑后,看向刘伯温无奈说道:“可是夫子,你我本就是擅长推演之人。”“你我都很清楚,绝不会有人能推演到千年之后。”“也是因此,太子为何要让百姓人人如龙,和尚我也不知。”若姚广孝巧言令色。找出其他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自己。刘伯温倒真不会相信。偏是姚广孝如此坦诚,却还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可不管他承认与否。朱标所为,的确是在为民族树立脊梁。朱标所为,也的的确确是为了打造百姓人人如龙的千年盛景。“不如夫子带我面见太子,等我与太子推心置腹后,再转告夫子?”见姚广孝又换上那一副便宜模样。刘伯温白了他一眼,继续问道:“和尚,你先前可是有从龙之志的。”“怎的如今放下心中执念,反而打算辅佐太子,成就扶龙之功了?”“嗯”被刘伯温这么一说,姚广孝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在刘伯温面前,他也不想伪装。自然,他也隐藏不了什么。正如刘伯温说得那样,他心中所愿,便是树不世之功,成从龙之臣。只不过当听到朱标在凤阳的所作所为后。姚广孝便清楚的意识到。以朱标的心性、手段。就算他姚广孝有通天的本事,也断然不可能将其他皇子送上皇位。况且他不止一次推演过朱标的命数,答案也都是相同。“辛丑有难,龙游浅滩,然终一飞冲天。”命理推演,朱标在辛丑年虽有劫难,可最终却会一飞冲天。笃信命理、国运的姚广孝很清楚。朱标身系大明国运。若是他趁朱标辛丑年的劫难,暗害朱标性命,绝对不可能成功。况且若他以凡人之躯对抗命理,扰乱大明国运,必然遭到反噬。也是因此。纵然姚广孝心有大志,也是无法成就从龙之功。可他却也不想埋没自己一身才华。不侍天子,岂不白来人间?“夫子说笑了。”“屠龙术比从龙术更吸引和尚。”“追随太子屠龙,在和尚看来,自然也比从龙之功好上千倍万倍。”“况且凭太子的手段、心性,诸皇子又怎么可能是其对手。”刘伯温默默点了点头,倒也信了姚广孝的话。毕竟诸多皇子,的确没人能比的上朱标。“夫子,可否现在带我面见太子?”“这么着急吗?”“和尚本就是心急之人。”语罢。也不等刘伯温开口同意,姚广孝拉着刘伯温便朝门外走去。行宫之中。朱标正在将水稻的三系杂交法,用刘伯温能看懂的语言,书写成册。刚一完成,便看见刘伯温径直走了进来。“刘先生来的正好,这便是孤所说的三系杂交法。”“先生可先带一些农家老手试验一二。”大致浏览一遍,将一些不明白询问朱标。等朱标说完,刘伯温便将书册揣进袖子。随即。刘伯温看向朱标认真说道:“殿下,今日臣要举荐一人,此人能协助臣管理三司,今后也能代替臣主管三司。”“哦?快请!”朱标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精通机巧之人。刘伯温推荐,自然不会有错。可当看到一名身材健硕,长着三角眼的和尚出现在眼前时。朱标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贫僧道衍,拜见太子殿下!”“毛骧,将此人拿下!”:()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