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是雍正嫡次子晋江 > 6070(第23页)

6070(第23页)

但偏偏他的主子是六阿哥,这一位很多时候都不像皇家之人,在六阿哥心里,身边人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能办好差事,否则即使日日在六阿哥眼前晃,也比不过能在外办好差事的。

他身为毓庆宫总管太监,基本不可能有出宫办差的机会,如果连宫里这一摊子都管不好,那他在六阿哥这里失宠简直是肉眼可见的事。

“好了,起来吧,我也不是怪你,就是提醒一下,别动不动就该死该死的,不至于。”弘书道,“现在先去问问吧,皇阿玛究竟是为何事生气。”

“嗻。”朱意远抱着戴罪立功的心思,不仅去打听了皇上因何生气,还深入挖掘了一下事情的内幕,没想到竟有意外收获。

“回主子,皇上此番动气,乃是因为,有人告发江宁织造曹頫秘密转移家产,寄存在亲戚家以及京城老宅。皇上召见怡亲王,是令怡亲王总揽曹頫抄家之事,京城老宅如今已经被查抄,金陵方面由江南总督范时绎和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负责。”

弘书微微皱眉,他还是这月月初才知道曹頫这个人,起因是山东巡抚上折弹劾此人勒索驿站,阿玛下令将其革职彻查。他当时听到这个姓就想到了曹雪芹,起了兴趣让人去查,一查果然是他知道的那个曹家,只不过曹家常年居于金陵,并不能打听到其族中有没有一个叫曹雪芹的小辈。

事情到这里也就算了,弘书并没有关注事件后续,本来嘛,每年像这种贪官阿玛处置的没有五十也有三十,京城内务府都滚了多少人头了,不差一个下属机构的曹頫。

至于曹雪芹,他固然才华横溢,但曹家贪污腐败却也是事实,抄家的下场并不算冤枉他们,弘书可不会因为他有才华就忽略他们家的犯法事实。

只是没想到,他不关注还能听到后续,而且这个后续听起来既视感怎么这么强呢?这不就是《红楼梦》里甄家的操作嘛,果然,甄家才是‘真’。

而阿玛会如此生气,甚至令十三叔负责一个小小官员的抄家也不奇怪,盖因前几月处置隆科多时,隆科多便有各处转运埋藏金银财宝之事,令阿玛深痛恶觉,曹頫这纯属是撞到枪口上了。

“行了,既然事情调查清楚了,那就去忙吧。”弘书道,“好好给下面那些人说说,不要听风就是雨、一惊一乍的。”

“是。”朱意远先答应,然后犹豫道,“主子,奴才还打听到一事,不知是真是假。”

还跟他卖关子,弘书挑眉:“说罢。”

朱意远上前两步,压低声音道:“奴才打听到,怡亲王从曹家在京城的老宅里查抄出来的东西与告发信上所说的数字对不上,听说有曹家下人交代,缺的那一部分是送到四阿哥府上去了。”

弘书微微睁大眼,弘历出宫开府还不足一年,这就跟一直南京任职的曹頫搭上线了?

……

弘历焦躁的在屋里来回转圈,忍不住随手拿起桌上的镇纸砸向屋内伺候的小太监,怒吼:“去看看,沈归怎么还没到!”

“奴才马上去、马上去。”小太监忍着疼,连滚带爬的跑出去,没跑出多远就看到疾步而来的沈归,当即大松一口去,只觉得脑袋在脖子上长稳了些,“沈先生,沈先生,您快着些,主子催呢。”

沈归十分了解弘历的脾气,知道这是催命了,再顾不得文人风度,小跑起来,直到门外才停下略喘两口气,瞬间变成沉稳可靠有谋略的沈先生。

“草民见过贝勒爷。”

沈归优雅从容地行礼,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方砚台。

“说!谁指使你给爷推荐曹頫的!是不是老六!”

第70章

沈归如何狼狈,又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挽回弘历的信任且不多说,只说胤禛看到供词时,自我怀疑倒比恼怒更多些。

“十三,你说,朕是不是这辈子都赶不上皇阿玛了?”胤禛有些低落地道,“皇阿玛幼年登基,不过亲政年纪就能运筹帷幄,斗鳌拜、平三藩、□□等都能举重若轻,朝堂之上也是信手拈来。朕年过四十登临大位,如今也有五年,尽管日日埋首案牍,却仍觉得心力交瘁,对朝堂诸公也不能如臂指使,反而时常有泥足深陷之感。朕比皇阿玛远远不如。”

“政事比不过皇阿玛半龄所为不说,如今就连子嗣也远远不如,你我兄弟二十多人,哪个不是出类拔萃、文武双全。可朕的这些皇子,能力不说有多少,竟个个贪财享受至此!”

胤禛感觉口中泛苦:“朕不管为君为父,都失败至此,也不知道皇阿玛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将皇位传给朕。”

“皇上万万不可如此自误!”允祥听着这话心都要跳出来了,若不是眼前人是他的亲亲四哥,但凡换成皇阿玛,他现在该想的就是余生会被圈禁在哪里,“在臣心里,您的文治武功或许现在还比不上皇阿玛,但那也是因为您登基时日尚短,平定青海、准噶尔叛乱,收复岭北行省全境,这些功绩与□□和平定三藩相比并不逊色多少,臣相信,总有一日,您会和皇阿玛比肩的。”

岭北行省,元朝十大实控行省之一,辖地包括今内蒙古、黑龙江部分以及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南部,在元灭后,中国实际已经此地的主权,部分被鄂罗斯人占去,部分被少数民族部落占据独立。今次与鄂罗斯谈判后划定的边界线,实际比原岭北行省略有超出,不过面积不大,所以多被省略,大臣们上书歌功颂德之时也只是夸耀收复岭北全境之功。

“至于几位阿哥的问题,皇上,这并不是您的错,而是外间那些乱臣贼子在蛊惑人心。三阿哥四阿哥在潜邸、在皇宫之时,哪个不是学识出众、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他们会在出宫后被人引诱犯错,盖是因为年纪尚轻、还不能充分辨别人心,等年纪再大些、经验多了,自然就会懂得如何分辨人鬼。三阿哥不就是吗,臣听说,三阿哥如今日日赶赴郊外,为一群弃婴启蒙,皇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况且,您还有弘书,六阿哥之天资之禀赋,为臣平生所见之最,我们兄弟在这个年纪哪个能比得上,便是曾经的二哥,也比弘书少了一份灵心慧性。”允祥苦口婆心地道,“弘时、弘昼是您的孩子,弘书难道就不是了?您教出如此出色的皇子,皇阿玛若能泉下有知,只会觉得将皇位传给您是传对了。”

明明这些话并不新鲜,胤禛这段时间三五不时地就能在大臣们的奏折里看见一两句,但当这些话从他最信重的十三弟口中说出时,胤禛还是十分感动:“十三,你真的如此想吗?”

“当然。”允祥斩钉截铁地道,“弟弟何时对四哥您说过违心之语。”

这一句四哥险些将胤禛的眼泪叫出来:“好,好,十三,朕希望你能叫朕一辈子四哥。”

允祥当然不会让胤禛失望:“四哥。”

兄弟俩推襟送抱了一会儿,胤禛波动的心情才平静下来,自嘲的笑笑:“你说的对,朕其他儿子虽然不成气候,好在还有个小六能撑起大梁,甚至朕这个皇帝,有时候还是靠着小六。就你方才说的那些功绩,哪个没有小六的功劳?”

他不由得摇摇头道:“朕之前甚至苦恼,该赏他些什么才好。十三,你说,小六这次立下这般大的功劳,朕只赏他一些财物和属人是不是太轻了?会不会让人觉得朕不看重他?”胤禛难得地有些纠结,“可若给他封王朕又怕太早了,怕给人借口要他分府出宫,万一有人提议这个,那个臭小子一定会顺势答应的。朕若不准,他肯定会来找朕闹,这个臭小子就没有安分的时候,天天想着往宫外跑,上书房和上驷院的课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允祥耐心听着他四哥罗里吧嗦的抱怨儿子,完全没为他四哥这幅话痨的样子感到奇怪——作为最亲近的兄弟,他早就见识过了。

“……十三,你说,朕该不该给小六现在封王?”胤禛抱怨了一大堆,最后居然还能拐回到最初的问题,真是不忘初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