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是雍正嫡次子晋江 > 100110(第18页)

100110(第18页)

“我揭皇榜,大人!”郎兴昌急切道,“不对,应该说是韦老要揭皇榜!按察使大人,韦老医术很厉害的,我当初离死只差一口气,就是被他救回来的!朝廷之前不是有皇榜找大夫给皇后治病吗?韦老要揭榜,韦老能给皇后娘娘治病!”

徐本看着郎兴昌背上那个进气儿没有出气儿多的老头子,十分怀疑面前这人是在说胡话。

好在他是个谨慎性子,没有凭着喜好否定,而是找人验完韦老真有水平后,立刻安排人送他们前往京城。

弘书此时当然不可能知道未来会发生在贵州偏远小县的事,他在调整完办厂计划后,又一口气见了新添的八个佐领,从中挑选可用之人——好在阿玛还不算太坑,这些人跟了他二十来年,他熟知各人秉性,省了自己不少时间。

“你想让他们去北边开荒?”胤禛微微蹙眉。

“对。”弘书肯定地回答道,“甜菜耐寒耐旱,盛京以北的地区秋日晴天多、昼夜温差大,适合甜菜生长。除此之外,新培育的甜菜根系发达,能够改良土质,与北边也算相辅相成。开荒推广种植甜菜,不仅能带动当地的发展,令迁移百姓安稳,也能就地制糖,运往去病城交易的话更加方便。”

其实新疆也很适合种甜菜,只是准噶尔才覆灭不久,朝廷如今还在梳理当地势力,想将其完全消化掌控还需几年时间,此时过去发展经济作物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胤禛沉吟:“朕知道了,只是……”他摇摇头,叹气道,“你说的这些好处对朝廷倒是很有意义,但指望底下人为了这个就心甘情愿地去北边开荒,心甘情愿地老老实实种田……不现实。前几年,八旗闲散旗人过多,京城治安一度混乱,朕将这些人打发回盛京,给他们分已经开荒好的良田,结果仍旧是成群结队地偷偷跑回京城。盛京他们都嫌苦,更别说你还想让他们开荒了……”

胤禛说着生气些许火气:“他们一个个都耽溺于京城的纸醉金迷,只想穷奢极欲,哪里还有半点先祖之风!想当年,先祖筚路蓝缕、风餐露宿,他们呢?上不得马、拉不开弓,生怕盛京的风割了他们的脸!朕看就该把他们全送到边疆去戍边,好好体验一番什么才是受苦!”

也不怪他生气,实在是这些年的八旗确实太过拉胯。临近年底了,吏部正忙着三年一度的考成,京官自然是最先完成,而倒霉的顺天府尹就成了考成劣等的代表人物,被胤禛好一顿申饬。顺天府尹就觉得自己冤啊,当时没忍住就在御前嚎啕大哭,痛诉他之所以治安一项考绩不好,百分之八十的原因都是因为八旗子弟和宗室子弟,这些人游手好闲不说,最爱寻衅滋事,京城这三年来,有一半的治安案件都是他们干下的。

小老头哭的可怜巴巴,胤禛的火气直冲上天,调来卷宗一看,发现果真如顺天府尹所说,而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受都统管辖的各旗主旗下之人,当即大发雷霆,将康亲王、顺承郡王、信郡王等八旗旗主叫来一顿痛骂,说他们管不好就不必再管,直接将所有旗主的管理之权全部收回,交给各旗都统。

老实说,最后这一步一出来,包括弘书,所有人都在怀疑,顺天府伊这事是不是胤禛在自导自演,就是为了收回旗主对属人的管辖之权。

可能性很大!弘书并不觉得阿玛自导自演有什么不好,相反他很支持阿玛收回旗主之权,这不仅是为了收回权力,也是为那些普通旗人好。他们在旗主之下,或许少数人能够凭借关系享受特权,但大多数人其实仍旧是被欺压的对象,甚至因为他们旗主的私产,有时候受了欺压还不能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去报官。也就是阿玛登基以后,几次下旨允许这些旗民受欺可告其主而不受惩罚,情况才好了许多。

想着这些,弘书安慰阿玛:“您也别太生气,这次收回旗权,又新设官学,以后八旗子弟皆入官学学习,再加上考封制,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一代不如一代。”胤禛摇摇头,对官学和考封会起的效用并不报多大期望。他不想再说这个,回归正题,“你打算如何心甘情愿的让他们去北边开荒?”

“儿臣以为,他们不愿远去北边,除了受不得苦,更大的原因或许觉得去了北边看不到前途。”弘书道,八旗子弟只能做官或当兵,这是顺治时期定下的规矩,这个规矩不但限制了八旗的发展,也限制了八旗子弟的思维,在他们心里,他们就该吃皇粮,至于种地自给自足?那是下民才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思想下,阿玛想让他们乖乖留在盛京,自然是不可能了。

“儿臣想请您给一道旨意,让他们以驻军屯田之名前去,此令他们出师有名;然后儿臣会在内部成立合作社,令他们有利可图,双管齐下。”

“合作社?”

合作社,后来某段时间风靡全国的组织模式,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就算是后来在公司模式大行其道的现代经济下,也仍有大量的合作社存在。它也不仅仅是国内特有,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曾在某段时间密集出现过,甚是时至今日,欧盟仍存在十几万个合作社组织。

当然,弘书想要弄的合作社和后来还是不一样的,当前的情况并不适合将后来的合作社模式直接照搬过来,他根据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情况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

“……当然,这种模式从未有过,儿臣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弘书说完自己的构想,打补丁,“所以这次也只打算先用一个佐领来做试验,边做边调整。”

胤禛边听边在心中推演,发现最后推演出的结果竟然还不错,而儿子的谨慎不盲目也让他满意:“既然你心中已有成算,那就去做吧。至于北边……”他沉吟了下,“盛京那边如今能开荒的地方也没有多少了,那就令他们去吉林和黑龙江吧,朕会吩咐吉林巡抚和黑龙江将军,恰好这两处一直也说缺人。若他们能在屯田之余立下功劳,朕也会一视同仁论功行赏。”

有了阿玛的支持,事情进行的就很顺利,几个新分来的护军参领也挺积极,争相想当第一个试验田。不过弘书早有打算,准备选择正红旗,毕竟是他的第一个佐领,怎么也得给点特殊待遇。结果这边才找李永升沟通,却被告知,人家要升职去镶红旗当汉军副都统了。

突然升职?弘书眉头一皱,倒不是他见不得属人好,只是他这边的计划才跟阿玛说过,没有特殊缘故,阿玛不会突然调整他手下的人,这会打乱他的计划。

弘书让朱意远去查:“怎么回事?”

朱意远还没查到李永升突然升职的原因,就匆匆带回来另一个爆炸消息。

“主子,今日冬至祭天仪式上,噶举派高僧被护法神降身,当场指出转世灵童的方向、地点,竟是…竟是…”

“永璜阿哥!”

第110章

养心殿。

冬至祭天之后,胤禛第一次因为转世灵童之事召见相关人士,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两个高僧当然不可能缺席,永璜因为年纪小,则由其阿玛弘历代为列席。

听当事人亲口叙述了一遍早已知道的护法神附身经过,胤禛眼睛半眯着,仿佛只是因为天色有些暗瞧不清下首的人,语气也很和缓,让人猜不透他的情绪。

“弘历,你怎么想。”

弘历身上的伤已经养好,因为要面圣,好好拾掇了一番,此时穿着一身宝蓝色暗紫卍纹常服,低调中透着尊贵,丝毫不见前段时间的颓废落魄。

此时听见胤禛问话,他神色黯然:“回皇阿玛,永璜……是儿臣的长子,儿臣……舍不得他。”

说完静等胤禛的态度好做应对,胤禛却不置可否,只顾沉思一言不发。

弘历偷偷上挑眼皮,飞快瞥了一眼御桌后的皇阿玛,却什么都没瞧出来。拿不准皇阿玛的心思,不敢再贸然开口,他抠了抠掌心,有些焦虑。

好在他与黑帽系高僧提前做了不少预设,此时黑帽系高僧便站出来,道:“父子之情乃人之常情,四阿哥舍不得永璜阿哥贫僧十分能理解,只是永璜阿哥乃我派尊者转世,于人间牵绊缘浅,若不能及时归位,恐与四阿哥之间的父子之缘不能长久。”

弘历瞳孔放大,有些愤怒:“你什么意思!诅咒我儿活不长?我尊重你等为高僧,不代表你等可以肆意胡言!”

黑帽系高僧一点也不慌乱:“皇上明鉴,也请四阿哥见谅,贫僧不曾有丝毫诅咒永璜阿哥之意,只是实话实说,尊者转世需灵境明台,不能过多沾染红尘之气,否则因果缠身、沉沦世俗,难以长久。四阿哥可以想一想永璜阿哥出生以来的情况,便知贫僧所说不曾有丝毫参假。再则,无论永璜阿哥日后如何,您是他这一世阿玛这一点不会变,四阿哥,莫要因私情误了永璜阿哥的修行,父爱该是大爱,大爱无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