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兄弟竟然当真在大朝会互相推让起来!
群臣都看傻眼了,不是,你们来真的啊?咋地,这太子之位现在成烫手山芋了?六阿哥你真不想当这太子?
允祥看看侄子们的闹剧,再用余光溜一溜坐在上方一言不发的他的好四哥,心中叹息一声,皇上,您便是要让小六更加名正言顺,也该与我暗示一番,我好提前安排人啊。
现在这情况,他虽猜到了,却又不好出面,也不知道其他人中间什么时候能出个聪明人。
允祥的目光在场中逡巡,希望赶紧有个聪明人出来起头,他才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跟上,把戏推下去。
在允祥的期盼中,终于有一位‘聪明人’跳了出来。
“六阿哥,请您莫要再推辞了。”礼部侍郎板正地道,“莫说您并不是您说的那样无才无德,便是您真的无才无德,只凭您是皇后所出的嫡子,这个太子之位就非您莫属!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我儒家延续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您在上书房该是学了的。”
好吧,不是聪明人,是不会说话的‘直臣’。本来第一个出列解围,怎么也能被记点隐形功劳,但你看看这话说的,将不是非嫡非长的皇上放在何处?允祥无奈地瞄了一眼他四哥,希望他四哥看在这位好歹是‘帮忙’唱戏了的份上,别在心里记人家一笔。
还是赶紧出面唱戏吧。
“唐大人所言有理。”允祥道,“六阿哥,你的才德如何,不必你多说,我等自有判断,无论立嫡立贤,这储君之位都非你莫属。”
他拱手一礼:“还请六阿哥莫要再自谦,能者居之,担起这国之重任。”
张廷玉等朝堂老狐狸纷纷跟上:“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懵懵懂懂随大流的群臣:“请六阿哥能者居之,担起国之重任。”
弘书没有再躲,他环视一圈,缓缓跪下:“皇阿玛,儿臣……”
胤禛站起身,两手一背:“无需多说,你只需告诉朕。”
“你,能将这天下担好吗。”
弘书抬起头,与阿玛对视,一字一句道。
“儿臣,定,不负所望。”
第130章
“……朕自登基以来……皇六子弘书,为正宫皇后嫡出,自幼天资出众、日表英奇,崇执谦退……天意所属、众臣请愿……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雍正七年五月十八日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钦此!”允祥用简短有力的声调,结束了这一封长长的册封圣旨。
跪地接旨的弘书深深叩首:“儿臣领旨,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双手接过圣旨,挺直腰背。
允祥一撩袍子,带头跪下:“臣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来册封弘书的使臣团很庞大,再加上毓庆宫的下人,一时间参拜的声音格外高亢,隐隐都能传到养心殿去。
离毓庆宫只有一宫之隔的上书房自然也能听到声音。
上书房师傅停下讲课,转身冲毓庆宫所在的方向施了一礼,福慧不落人后,亦走出座位一同行礼。
允祕、弘为、弘皖作为叔叔和堂兄弟,客居于宫中,更不会让人诟病失礼。
行完礼后,允祕轻声道:“小七,一会儿下课,我等一同前去恭贺太子殿下,可否?”
上书房现在就他们四个,只有他一个皇子,关系不知道多融洽,福慧自是不会拒绝:“当然,你们可需要时间回南三所准备贺礼?”
弘为不好意思道:“早已备好,现在使人回去一取便是。”
今日下课的时辰格外早些,毕竟不止福慧他们无心听讲,就是讲课的师傅,也心不在焉。
福慧他们一行往毓庆宫去的时候,上书房的师傅们也聚在一起商量,什么时候去毓庆宫恭贺好。
“殿下,二十四爷,弘为阿哥、弘皖阿哥、七阿哥求见。”朱意远改口改的可顺溜,从圣旨后,他一次都没有嘴瓢过。
刚送走来送贺礼的后宫诸位娘娘们的代言人,弘书捏捏眉心,打起精神:“请进来。”
帘子掀开,允祕率先进门,福慧、弘为、弘皖紧跟而至,弘书站起身,就要迎上去:“二十四叔,堂……”
打招呼的话刚起了个头就被打断,允祕行了面见储君的大礼:“臣参见太子殿下,恭贺太子殿下正位东宫!”
弘为和弘皖兄弟俩也就比他慢了一秒:“臣等参见太子殿下,给殿下请安,恭贺殿下正位东宫!”
正要喜笑颜开叫六哥的福慧僵住了,左右看看,微微嘟了嘟嘴,正要学着他们跪下请安,被弘书把住胳膊扯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