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没多久,彦博远就证实了这个猜测。
姜康裕讲完了话,下头的学子也散去。
学奖名单放在书案上头未动,姜康裕拿起翻看,脑中想着安王幕僚交代的,物色学子的差事。
才不嫌多,姜康裕颇为满意彦博远。
商籍出生背景干净,最是好拿捏,但光一个彦博远远不够交差。
安王被太子扯断一府势力,安王势力在朝堂上处处被打压,世家的人塞不进朝廷,那就从底层物色人才。
未来科举入仕,徐徐图之,当寒门的人也变成世家的客卿,那天下还是世家的天下,太子便翻不出什么风浪。
姜康裕继续翻看名册,名列前位的必然要好好拉拢。
靠后的学子也不能一下子将他们钉死在不成事的柱子上,索性不如聚在一块儿看看。
想毕,姜康裕合上册子放回原位,端起茶盏浅浅抿一口。
等周遭夫子将目光投向他等待,姜康裕才开口,“书院去岁办过哪些雅集?”
坐下一人回道:“回山长的话,去岁书院不曾办过雅集,学子们私下倒是办过几场诗会。”
姜康裕挑眉:“敬德竟然连一场雅集都没组织过,这可不像他的行事作风。”
敬德是前任山长的字,也没听说他们两人有旧交。
坐下夫子互相对了一眼,事关前任山长他们不好多说,还是由最初回答的那人应和了句。
“既然我来当手书院事宜,书院不办雅集的习惯就得改改。
我这人最是惜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好,不知民间朝廷动向也难做出成绩。
待田假结束,书院就办场雅集诗会,到时我请知县一并到场,让学子们多多表现,知些实事以后更好地为君解忧。”
姜康裕指了指坐在自己左手边的夫子,“这事便交给刘夫子去办吧,你们在旁协助。”
又看向坐在次位的白胡子老人,“张堂长觉得如何。”
“一切听山长安排便是。”
姜康裕满意,宣布散场,率先离去。
大方向安排下去,具体事宜自有下面人去办。
主管彦博远那个课堂的夫子姓周。
周夫子正和几个同僚说着话要往外走,突然被副山长兼堂长的张堂长叫住,“周夫子留步。”
周夫子和同僚道别,跟副山长一块往外走。
心中疑惑副山长找他作甚,只听副山长道,“我记得不错的话,彦博远是不是在你手下课堂。”
周夫子点头说是。
“我新得一本科举用书,瞧着不错正适合,你拿了给他送去,要是问起书哪来的,就说你意外所得。”张堂长料想彦博远不会多问,但以防万一,还是提醒一句。
“这番送他是恭喜他得了榜首,其余一概不说,书给了他就是他的,他后头想借人也好,送人也罢全由他做主。”
周夫子诧异,不懂副山长是何意,但上司交代的事,不问缘由照办就行。
接过副山长从怀中掏出的书册,去寻彦博远。
张堂长把那烫手山芋递了出去,心中一松,这样他两头不得罪,也不辜负前任山长知遇之恩。
寝室还有些书册没拿回家,彦博远跟向文柏一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