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京华春梦剧情介绍 > 第二十三章 尾声(第1页)

第二十三章 尾声(第1页)

第五卷北境悲歌

第二十三章尾声

景和二十三年的初夏,坤宁宫的葡萄藤爬满了雕花窗棂,浓绿的叶子间坠着一串串青紫色的果,像极了沈微婉鬓边渐生的白发。她坐在临窗的软榻上,手里捏着一枚龙纹玉佩——那是萧彻登基时送她的,玉质温润,被她摩挲了三十多年,边角早已光滑如镜。而妆匣的底层,静静躺着半块素银佩,上面刻着模糊的“昀”字,是顾昀留下的唯一念想。

“娘娘,该喝药了。”青禾端着药碗走进来,见她望着妆匣出神,轻声道,“刚收到北境的信,说昀安书院的孩子们,把您写的《北境杂记》抄了百十来本,说是要学着顾将军守边关呢。”

沈微婉抬眼,眼底泛起一层薄雾。《北境杂记》是她去年整理的,记的都是顾昀当年在北境的旧事——他如何带着士兵在雪地里挖野菜,如何用歌谣哄受惊的牧民孩子,如何在狼山之战后,背着重伤的她走了三天三夜。那些事,她写得平静,却在每个深夜,对着烛火反复涂改,像在跟一位老友对话。

“让他们好好学。”她接过药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忽然想起萧彻当年总说:“顾昀是个痴人,对你我,比对他自己的命还重。”

那时她只笑他多心,如今才懂,有些情谊,不必言说,却能托命。

***入秋时,景帝从太庙回来,手里捧着一个旧锦盒。“母后,儿臣在二皇叔的旧物里找到了这个。”

锦盒打开,是一支海棠木簪,簪头刻着半朵桃花。沈微婉的指尖轻轻抚过木簪,忽然想起永熙十七年的春天,萧珩在御花园的海棠廊下,将这支簪子插在她发间,笑着说:“等皇兄大婚,我就去江南,给你折最艳的桃花来。”

可他终究没去成。被流放岭南的那天,他隔着宫门喊:“微婉,替我看住皇兄,别让他被奸人蒙蔽!”那时的风里,都是桃花落尽的涩味。

“把它送到昀安书院吧。”沈微婉将木簪放回锦盒,声音轻得像叹息,“让孩子们知道,当年有位二皇子,为了守住本心,宁肯客死他乡。”

景帝看着她鬓边的白发,忽然明白,母后心里藏着的,不只是对父皇的牵挂,还有对那些逝去友人的惦念——像藏在深海里的珍珠,平时看不见,却始终在那里,闪着温润的光。

***深冬的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沈微婉翻着萧彻的《治国策》,忽然指着其中一页对景帝说:“你看这里,你父皇当年想减农户的税,却被沈敬之拦着,还是顾昀在北境开了荒地,送来粮草,才让他撑过了那年的灾荒。”

她顿了顿,指尖划过书页上萧彻批注的小字“昀之智,胜于十万兵”,轻声道:“你二皇叔那时总说,皇兄和顾将军,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像两把锁,把这江山锁得牢牢的。可惜啊……”

可惜萧珩没能看到这太平,可惜顾昀没能等到真正的安稳,可惜萧彻,终究没能陪她走到最后。

景帝握住她的手,那双手曾扶过龙椅,曾捧过战报,如今却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母后,儿臣会记住他们的。”他说,“记住皇叔的耿直,记住顾将军的忠勇,更记住父皇和您,是如何把这破碎的天下,一点点拼起来的。”

沈微婉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泪光。是啊,都记住呢。

***景和三十年的上元节,沈微婉的身子越发衰弱了。夜里,她让青禾扶她去城楼,说要看看这盛世的灯火。

景帝背着她走上城楼,寒风卷着雪沫扑在脸上,她却不觉得冷。远处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像极了永熙二十三年,萧彻带她看的那场烟火。

“你父皇那时总说,等天下太平了,就让你二皇叔回来,让顾昀卸甲,咱们四个去江南看桃花。”她靠在景帝背上,声音轻得像羽毛,“现在太平了,可他们……都不在了。”

她顿了顿,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有颗最亮的星,像顾昀当年在北境指给她看的“镇北星”。“顾昀,你看,这万家灯火,如你所愿。”又望向东南方,“二哥,江南的桃花该开了,你若泉下有知,该笑了吧。”

最后,她看向景帝,声音温柔得像江南的春水:“替我告诉他们,我守着这江山,守着咱们的家,守得很好。”

烟花落幕时,她的头轻轻靠在景帝肩上,再也没醒来。

***沈微婉的葬礼上,景帝按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分成了三份:一份撒在皇陵,陪在萧彻身边;一份撒在狼山,与顾昀的孤坟作伴;还有一份,撒在了岭南的瘴江边,那里是萧珩长眠的地方。

撒在狼山的那天,北境的牧民自发赶来,捧着格桑花,说:“顾将军守了一辈子北境,如今有太后陪着,他该不孤单了。”

撒在瘴江边的那天,当地的百姓说,江面忽然起了雾,雾里好像有位白衣公子,对着北方拱手,像在跟故人告别。

而皇陵的雪地上,两串脚印并排延伸,像一对久别重逢的人,在月下慢慢走着,走向那片开满桃花的江南。

多年后,昀安书院的孩子们还在传唱一首歌谣,是沈微婉当年写的:

“江南的花,北境的沙,

故人的话,在心里发。

一把剑,守着家,

一杯茶,等你啊。”

说书先生在茶楼里讲这段历史时,总会说:“那位太后的心里,装着三个人——一个是她的夫君,是她一生的归宿;一个是她的挚友,是她乱世的依靠;一个是她的兄长,是她心底的遗憾。正是这三份情,撑着她走过了最苦的岁月,也撑着这天下,迎来了最暖的春天。”

窗外的阳光落在泛黄的话本上,照亮了最后一行字:

“山河无恙,故人不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