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声音低沉,却透着掩不住的振奋。
苏辰心里清楚,若要让旱情不再成为年年桎梏,必须开源节流,长远谋划。
但这句话从他口中说出,却要显得恰到好处——既不让人觉出野心,又能让父皇相信他是“无心而中”。
“父皇,”他躬身答道,“开渠蓄水可蓄旱年之备,农具若能轻便高效,则能节力增产。百姓若能以一人之力耕两人之田,便能有余粮入仓。如此,方可解困。”
群臣中,有人立刻质疑。
“七郎年幼,岂知开渠与农具之难?渠引百里,劳民伤财,未必可行!”
苏辰闻言,却不急不缓。
“儿臣自知无能,惟书中偶有见。若渠不可一日而成,亦可分段而治,先开近郊,后及远地。农具改良,更非一朝一夕,然百年之计,当从一锄一犁始。”
话音落下,殿上再无人言。
李世民缓缓起身,负手踱步,龙袍拂过地砖,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七郎,你此心,父皇记下了。”
他停在御座前,转身,眼神中透着少见的温和。
“你若真无心于权,那便好。你若真能为国为民谋得一丝长安,父皇必不负你。”
【叮!系统提示:宿主好感度提升。积分+200。】
【任务进度:40%。】
苏辰垂眸行礼,心口却在急跳。
他明白,这一关算是暂时过了,但要让父皇、让群臣相信他真的“无心”,还得靠今后的每一步。
——
初夏,关中大地干裂。
田野里,禾苗枯死一片,黄土龟裂成一道道口子。
长安街头,饥民渐多。
粥棚虽在,但粮食越来越紧。时常有远郊百姓,拖家带口入城,只为求一碗粥。
这日,苏辰亲自随承乾巡视粥棚。
烈日炙烤,尘土飞扬。
他们立在城南的一处棚前,看着长队蜿蜒数十丈,百姓们衣衫褴褛,眼神里带着绝望。
一个老者颤巍巍捧着碗,弯腰对苏辰与承乾道:“殿下……谢殿下施粥。”
承乾神色一震,低声应了一句:“不必谢。”
可他的眼神却有些恍惚。那种自幼锦衣玉食的骄傲,在这一刻似乎被撕开。
苏辰看在眼里,轻声道:“兄长,其实他们要的不过一碗稀粥而已。若能多撑几月,等天降甘霖,便能活下来。”
承乾转头,眼神复杂。
“七郎……你怎能说得这样轻?这背后是多少人死活?”
苏辰怔了一瞬,忽而笑了。
“所以才要想办法,哪怕只是先撑过这几个月。”
【叮!系统提示:触发支线任务。】
【任务目标:调试“粮引制”细则,减少贪墨。】
【完成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