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成了!”来人气喘吁吁的通报,连行礼都忘了。
“筒车成了?!”古道宜立刻起身往外走。
“回大人,筒车成了。”来人,也就是刘工匠伸手抹了把脸激动的回道。
古道宜步履匆匆的来到工匠坊,只见高大的筒车伫立在院内,汲水筒长约一尺,以锁相连呈链环状。
“好!好啊!”古道宜伸手抚摸着水车,“来人!将筒车运往大石村试用。”
“大人!”刘正峰急匆匆赶来,“天使来了!”
古道宜立刻转身往正堂走去,边走边问道:“可知来人是谁?”
“言国公。”
古道宜脚步一顿转头看向刘正峰,刘正峰冲着他微微点头。
言国公啊,啧,看来言蹊要提前回京了。
在正堂等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言国公一行人便来到了县衙。
古道宜恭敬行礼道:“下官拜见国公大人,大人一路辛苦了,还请进后衙歇息。”
“不必,”言阙摆了摆手,“直接带我们去看新种。”
三位农学博士纷纷赞同道:“没错没错,看新种要紧。”
“既如此,还请诸位随我来。”
古道宜带着几人来到存放粮种的库房,将新种的位置指给他们看。
几位农学博士细细查验一番后激动万分:“确是不曾见过的麦种,且此麦种颗粒大而饱满,与山阳县当日进献的麦穗果实一致。”
虽说早就知道此事不假,但真确认了言阙却是更加心情复杂。
“臭小子呢?”
古道宜装作不知,问道:“不知国公爷问的是?”
言阙没好气的斜了他一眼:“少跟你老师学,臭小子呢?”
古道宜尴尬一笑:“我这就让刘捕头去叫。”
“不必了,我亲自去。”说罢甩袖离去。
古道宜忙示意刘正峰跟上后才轻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他总觉得好像忘了什么。不待他想起,三位农学博士的提问就让他头皮发麻,只能收敛心神专心应付。
言蹊正在院子里一边吃瓜一边通过系统辅导孩子们习武,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谁啊?”一边问一边往门口走。
“你爹。”
系统突然冒出来的话让言蹊被西瓜汁呛了个正着,他一边咳一边去开门,不是他想的那样吧?
一打开门,就看见熟悉的刘正峰和一个严肃威武的老头。
看言蹊久久不言,言阙重重地哼了一声,撞开他就往院子里走去。
言蹊揉了揉被撞痛的肩膀,心虚的也跟着转回院子。
“这是怎么回事?”言阙指着院中的四个小娃娃问道。
言蹊嘴张了又张,还是没好意思喊人。
看他这个样子,言阙更气了:“怎么,爹都不认识了?”
“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