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脑子不好吧,听不出好赖话?
但是还是在他的座位上细细的喷了一圈。一瓶酒精用光才罢休。
正午的阳光刺破晨雾的刹那,从窗户外吹进来的风和透进来的光线,一起定格。
喊叫声,饭盒碰撞在一起的叮当声,笑骂声都如潮水般退去。
此时只剩下了被正午阳光定死的时间。
以前洛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利用来学习的时间,只是为了得到满分的同时还有那一声来自父母的夸赞。
现在这大好的午休时光,他却对着课桌上摊开的书本毫无兴趣。
图书馆的尘埃,浮游于金色光束中,犹如缓慢悬浮的微光颗粒。
洛言信步上前,随机挑选了一本书。
“有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觉得,童话书也能让人类进步吗?”
顺着声音的来源,抬头看去,陈默靠在另一排的架子上,手里拿着一本刚开封的《月亮与六便士》。
吊儿郎当的模样像极了一个浪子。
洛言不再看他“只要是图书馆的书,肯定能让人类进步。你的书是架子上拿的,我的也是。读书的目地本来就在于避免被环境影响价值观。通过各种书籍去了解,去认识世界的另一面。”
说完就把自己刚看到的一个童话故事怼到了陈默眼前。
指着其中的插图“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陈默看了一眼,就知道是白雪公主那一篇。
洛言又随手拿过书架上的另一本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他说“白雪公主逃亡期间,遇到了七个小矮人,他们收留了白雪公主,你就没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收留她?因为她长得漂亮。”洛言自说自话“可那真的是收留吗??为什么不能是七个小矮人看她长的漂亮就绑架了她,拘禁了她?”
“白雪公主吃了王后送来的毒苹果,在送葬的途中,遇到了王子,一见倾心,车辆的颠簸让卡在白雪公主喉咙的苹果快吐了出来,王子不由自主的一吻,唤醒了她,的确很美妙。
可是吃了毒苹果就算不卡在喉咙里。身体吸收的毒素足够让她毙命。王子吻了一个死人。这难道不是恋尸癖吗?”
陈默皱着眉头,搞不懂他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
陈默看着他的眼睛,“阴暗的人,他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他们看待世界眼光是不同的。一个夜场陪酒女郎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穿着漂亮的女孩,她一定会先把她归在自己那一类。”
洛言摇了摇头,看傻子一样看着他“童话故事是虚构的,作者把蓄意谋杀,故意杀害,非法拘禁,侮辱尸体罪全部经过了美化,他创造了一个假的公主,假的王子。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因为他需要一个美满的结局。”
可是人的一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
“三岁之前的小孩儿不会思考,他们不会想为什么公主都死了,王子还要亲吻她?他们只在意这个故事听的开不开心。三岁小孩儿看的是表面,而我们看的是内在,我们会深究其中。”
陈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个童话故事而已,让你过度解读出了这么多?”
洛言也笑了,挑眉看着他“对啊。一个童话故事而已,为什么要纠结它能不能让人类进步呢?看的开心不就好了。”
陈默才反应过来,这是对他刚才的言论表达不满“你心眼真小啊。比针孔还小。”
洛言不置可否。
世界上有十四亿人口,就有十四亿种想法,有人满足于表面的幸福,因为他们懒得浪费时间,有人喜欢深究故事根本,因为他们闲得发慌。
他们可以从一个故事里了解到他的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们善于发现作者笔下每个人物的多面性,
潜在的人性的矛盾,往往体现在各类书籍中。
伟大与卑劣,创造力和破坏力,精神追求和原始本能等等等等……
就像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人会去看那些教人自律的视频,但是往往他们最羡慕的是那些摆烂的人。
洛言喜欢看童话故事,是因为他也想像别人一样,只专注眼前的幸福,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是一个三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