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长安礼包概率 > 裴卿发难(第1页)

裴卿发难(第1页)

长安的贵妇圈近日被一股前所未有的风潮席卷,话题中心正是叶氏净坊推出的限量款——“金箔牡丹凝香皂”。

此皂通体莹白,内嵌细细的金箔碎片,雕成层叠的牡丹花纹,不仅精致华美,更散发着一股清雅持久的异香。

据说(其实是叶长安的忽悠)是用了极西之地传来的神秘香料调和而成。最关键的是,此皂限量发售,每月仅十盒,价高者得。

物以稀为贵。

这“金箔牡丹”迅速成为身份和财力的象征。王妃诰命、世家贵女们趋之若鹜,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一盒香皂几乎抵得上寻常人家一年的嚼用。

拥有它,仿佛就拥有了踏入长安顶级社交圈的通行证。

西市另一巨头,“宝林堂”的东家赵宝林,看看自家柜台前日渐冷清的场景,再听听“叶氏净坊”每日里车马盈门的喧嚣,尤其是那“金箔牡丹”令人咋舌的天价,气得几乎咬碎后槽牙。

他本就因之前合作被拒而怀恨在心,如今更是妒火中烧。几次暗中使绊子,比如先前的查封闹剧,都被对方莫名其妙地化解,自己还莫名赔进去了好多钱。

这让他觉得颜面尽失,也愈发感到那姓叶的掌柜深不可测。

但贪婪和愤怒最终压倒了赵宝林的最后理智。他一咬牙,联合了另外几家同样被“叶氏”挤压了生存空间的大商户,凑在一起密谋良久。

这一次,他们学“聪明”了。不再用街头混混□□的低劣手段,而是打算从官面上入手。

他们罗织了数条罪名:一是偷税漏税之罪,称“叶氏”生意如此之好,但上报的税额却低得可疑;二是使用禁药之罪,暗中散布谣言,说那“金箔牡丹”异香扑鼻让人欲罢不能,定是掺了微量砒霜等邪物,方能达到如此美白奇效,长期使用必会慢性中毒。

状纸和谣言,几乎同时递到了京兆府和西市署。

原本这类商业纠纷未必会引起大理寺的注意,但状纸中的“使用禁药”一词,触动了司法敏感的神经。更重要的是,一直对“叶氏净坊”心存疑虑的大理寺评事裴行昭,主动请缨,要求介入核查。

这一日,天朗气清,叶氏净坊刚卸下门板,便有客似云来之势。

忽然,街面上一静。几名身着深青色官服、腰佩制式腰刀的差役,簇拥着一位身姿挺拔、面容冷峻的年轻官员,径直朝着店铺走来。

为首的官员正是裴行昭,他神色平静,目光却如秋霜般清冽,扫过店内琳琅满目的货品和略显惊慌的顾客。

“大理寺办案,闲杂人等暂行回避。”一名差役高声喝道。

店内顿时鸦雀无声,顾客们面面相觑,纷纷退到一旁,却又忍不住伸长脖子观望。

叶长安正在柜台后核对订单,闻声抬起头,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这是大理寺少卿?他怎么亲自来了?再看这架势,绝非小事!坏了,不会是被他认出来了吧?

她立刻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快步迎出,拱手施礼,语气恭敬又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不知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大人这是……”

裴行昭还了一礼,态度冷淡而公式化:“在下大理寺少卿裴行昭奉命办案。叶掌柜,有人举报你店中货品涉嫌使用禁药,且账目不清,有偷漏税之嫌。本官奉命前来核查,还请行个方便。”

他话语清晰,不容置疑,目光已然落在那陈列着“金箔牡丹”的琉璃柜上。

叶长安心下飞快思索,面上却愈发诚恳:“哎呦,这真是天大的冤枉!裴大人明鉴,小店向来本分经营,童叟无欺,这定是有小人眼红诬告!大人您请查,尽管查!小店一定全力配合!”

裴行昭不再多言,微一颔首。身后的差役立刻分头行动:一队人直奔后院作坊,查验原料库存;另一队人则开始封存柜面上的货品,尤其是那几块矜贵的“金箔牡丹”。

“叶掌柜,请将最近所有账册取出,供本官查验。”裴行昭的目光转向叶长安,带着审视的意味。

“是是是,马上马上!”叶长安连连点头,转身从柜台下抱出厚厚几大本装订整齐的册子,恭敬地放在旁边一张清理出来的桌案上,“大人,所有收支往来,皆在此处,一笔不差。”

裴行昭走上前,修长的手指翻开最上面一本账册。只一眼,他那总是波澜不惊的脸上,极快地掠过一丝愕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