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公里外的高原。
两天前,簌簌作响的旋翼桨叶打破了一望无际的碧天,天地间陡然出现的直升机,如同小小飞蝇出现在了大西北的无人区。项如萱带着一个小队,背着足够的物资,靠着手腕上的一个小小能量探测仪,贸然走进了邓峰市辖区内的天穹岭。
这是邓峰市的南部,天穹岭山脚下。
邓峰市坐落于高原的一处洼地中,南边天穹岭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甚至常年有遮天蔽日的效果,也因此邓峰市尽管处于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甚至有些常年恒温的意思,宜居的环境让邓峰市近十几年来成为了新发展城市。
项如萱几乎刚落地,就跟着邓峰市政府临时组派的小队一起进了山。
“同志,你们原先都是哪个部门的啊?”项如萱朝一个年纪不大的工作人员问道。
那人光看长相就有浓浓的民族风情,眼窝深,高鼻梁,小麦色的皮肤,双颊还带了点高原红,正是这点天然的腮红,搭配上圆溜溜的眼睛,让他天然显得呆萌几分,一看就是个朴实不会骗人的好孩子。
“我们都是邓峰市地质研究所的,被上级抽调过来协助老师完成任务。”名叫次仁的男人说道:“放心吧老师,我们几个从小都是高原上长大的,对天穹山熟悉得很,一定听从指挥安排。”
邓峰市早在三四十年前就普及了双语教学,名叫次仁的男人说话虽然带着点绕绕的口音,但咬字还是清晰的,与人交流并不困难。
项如萱看着身旁六七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孩子,不禁伸手在次仁肩上拍了拍。
她今年四十三周岁,是项家的大姑娘,一辈子没结婚生子,同辈中算是个异类。但就是没有结婚生子的项如萱,拥有着项氏最纯正的血脉和最强的空间感知能力,并乐此不疲地勘探各地千奇百怪的地形条件。
半个月前,她正好来隔壁市的断层峡做测探实验,一接到毕佑的电话,她就收拾上东西转弯来了邓峰市。
一落地,组织人员就接上了人。
“老师,有消息。”次仁从旁边接过一个方方正正的通信设备,递给了项如萱。
——经相关人员辨认,系死者为宁都市人,当前失踪人员数量4人,男性2人,女性2人——
次仁先一步看到这条消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找的人是宁都人?
“老师,这是什么意思?”
项如萱却一眼就看明白了,抬头笑着安慰次仁:“没事,回去就知道了。跟上我来。”
随后,她闭上双眼,左手抚摸上了额头,下一秒意识像无线电信号一样在虚空中发射向四周,精准得搜索附近百里的所有物体。
在所有人静静等待三分钟后,项如萱才似是已经有了答案,缓慢睁开双眼,悲悯的视线无意中扫过巍峨伫立的天穹岭山脉,为身后的几人指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走吧小伙子们。今天咱们抬完。”
宁都因为人口密集,警力充足,有什么怪事都能迅速得到反应,8具尸体两天内就因为特殊相似点,齐聚在了西滩景区。但邓峰市显然没有这样快速的反应,项如萱去了之后的一天内才把尸体找齐,和宁都方面进行了第一次对照,死者信息也被扒拉了个干净,一共十六具尸体此刻静悄悄地在两地遥遥相望。
阿金是相关死亡人员,不在对应的范围之内。
项如萱配合着刚找齐数量,就收到了宁都另一条消息。
异常现象调查管理局发来协作函,称宁都又发现了两具尸体,并附上了相关图片和死者信息,希望邓峰市再次展开搜索,搜集理应存在的剩下两具尸体。
项如萱皱了皱眉,然后交上了一支小队,又搜山了一天,最后只带回来一具尸体。
“老毕,我十分确定。天穹岭只有这一具新鲜尸体了。”项如萱打电话说道,“你们说的什么《幽冥册》和。。。审判,我听不懂,但是搜寻点东西我是行家,我敢肯定,再把邓峰市翻一遍,也就九具新鲜的尸体。”
毕佑听着项如萱有些着急的语气,安抚道:“阿项啊你别着急,我知道你的本事,有没有别的可能了?尸体也不定全在山里啊。。。”
“。。。。。。”项如萱无语道:“我去医院里等着,还是去别人灵堂上翻翻?不是我说你们那儿到底讨论出来了个什么?这都是有仪那孩子说的?”
毕佑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心里念叨了三遍“项如萱臭脾气”才出了口气,继续说道:“行了行了阿项,你也别着急,先在那边随时盯着点情况,有什么及时联系,我这边再讨论讨论。”
没等项如萱轰炸下一句,毕佑就赶紧挂掉了电话。
项如萱出了名的臭脾气,毕佑当过她二十年老师的余威也压不住这一点就炸的火药桶,于是决定闭麦处理,让项如萱的火气就地取材,在高原气候的寒风中降降温。
一下午的时间,在陈有仪提出审判猜想之后,紧接着收到的就是组织上要求及时撤离的通知。
西滩景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也是宁都的标志性景点,一年四季没有旅游淡季,今天是整体闭园的第三天了,各大自媒体和营销号都在发布宁都旅游提醒帖,已经造成了小范围舆论。官方几经沟通协商,最后决定以定期维修景区设备的原因,暂时关闭宁都木塔园区,其他园区在周一这天闭园。
燕林作为名义上的负责人,“撤离”的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肩膀上,燕林苦哈哈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考验。
所幸他脑子还算灵光,想起来纪叔给他的那一摞文件里,有关于“异常现象调查管理局”的落地选址,好像也在瑶池不远处,然后他打了一通电话,就收到了纪连云肯定的答复。
于是几十人风风火火,在夜幕降临之后完成了转移。
新成立的“异常现象调查管理局”选址也选的叫一个财大气粗,大剌剌地安家到了纪宅隔壁,其中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唯一没来得及改的是大门上方的招牌——[与芳斋]。
燕林站在门口,抬头看着遒劲有力的三字牌匾,不由得感慨:如果是不知情者,定会认为这是一处有格调的私人定制调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