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本意是指将物品封装包裹,或者盛装物品的材料,但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包装也引申出了新的意义。
两件商品,在相同质量的情况下,相比起随意包裹的简装,精美装点的商品卖出的价格会更高,若是再加上品牌效应,或许能卖出几百上千的价格,发挥出一加一远大于一的惊人效果。
除了商品,后世在形容人、文章,都渐渐用上了包装这个词,小到穿衣装饰,大到娱乐圈立人设,或者名媛培训班,都是一种对人的包装。
对文学作品的包装就更多了,例如利用广告宣传,将一些原本狗屁不通的玩意儿裱上花,依旧能够收获大肆的吹捧,若是有人提出怀疑,还会被攻击说是吃不来细糠。
包装在后世作用相当广泛,但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注重包装的人就只剩极少数了。
比如王公贵族,就很喜欢为一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儿一掷千金,其实买回去也没什么用,在库房里放烂了都不记得自己曾经买过,但就是有商户能通过包装让有钱人来买单。
方衍年也没想到,在这样时代背景下生活的小哥儿,竟然拥有如此敏锐的商业神经。
一头幼年的梅花鹿,在猎户眼中并不值什么钱,即使时下鹿肉算得上有钱人家才吃得起的美味佳肴,但鹿对于他们来说就和猪、羊一样,终究只有宰杀吃肉这个途径。
毕竟鹿不像牛或者马,纤细的四条腿扛不了什么重物,耐力也不是很好,根本不适合当劳力,也就鹿肉比较有营养,再加上饲养成本高——
肉猪只需要不到一年就能出栏,鹿却要养三四年才能彻底成熟,与之相对的,一头整猪约摸能卖一两二钱的银子,一头雄鹿却能卖六两,雌鹿五两左右,基本上都是市场约定俗成的价格。
像是幼鹿,肉又少,养还养得久,不论是买卖还是饲养,都没人乐意掺和,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如果把幼鹿给包装成宠物,那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乡下人有的会养土狗在院子里,看家护院,这种狗儿大都是贱养,给口吃的就能养活。这样的狗也卖不出价,就算是有钱的城里人都不会花钱买,都是谁家狗下了崽,随便提几个鸡蛋,意思意思就能抱走。
这个时代的猫猫狗狗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值钱,可对于有钱人来说,一个能通人性,长得还好看能拿出来逗趣的玩意儿,可就舍得往它身上花钱。
尤其这个东西还不是随处可见的小猫小狗,品种这种东西,还没在这个时代流行。
但一头鹿那就不同了,如果也能像小猫小狗一样讨人喜欢,带出去都不用开口就能有人围上来看稀奇,那多有面子啊!
何况梅花鹿温驯,这又是头母鹿,即使成年后体型也不大,但凡有条件养的、乐意养宠物的,应该都不排斥养上这么一只。
尤其沅宝儿还有最后一条退路——
卖给读书人。
这点子简直妙极了!
这个时代在乡试放榜次日,会有官方主持举子们参加鹿鸣宴。取自沅宝儿所说的诗经里那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在找到食物之后会发出呦呦之声,呼唤同伴过来进食,读书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考上举人那就意味着要做官,举办鹿鸣宴也是一种对举子们的提点,不要忘记同窗情谊。
想象一个读书人,尤其是还没有中举的读书人,谁能顶得住这般诱惑,牵上一头象征着中举的鹿子讨个好彩头。
这跟后世高考,文具店里面印着金榜题名的笔和橡皮卖得最好是一个道理,都是一种包装。
能让一件大众认知里卖不出去的东西叫上价格,可不是随便来个人都能有的本事。
方衍年看沅宝儿的眼神都像在看宝贝,可不是么,宝儿真是人如其名,是他们家冰雪聪明的小元宝。
沅令舟对于方衍年说的有钱人家怎么训宠物狗的很感兴趣,方衍年也不吝啬,说了几样最常见的,例如起立坐下,抬手换手,听口令原地转圈、趴下,拜年之类的简单动作。
一大家子人正听方衍年形容听得有趣,沅令川就把沅令舒给叫回来了。
小鹿伤着的是后腿,如今天气热,在山里没几天伤口就腐坏生出了虫,大哥按着小鹿,三哥用刀把腐肉给割下来,二哥在一旁摸着下巴琢磨了半天,开口。
“宝儿,有空我去抱条狗回来,跟着鹿子一起训,训好了也留在家里陪你玩儿,怎么样?”
沅宁一听脸上就挂了笑:“好呀,我想要一条小白狗。”
刚来的三哥沅令舒在路上也听他大哥提了一嘴,虽然不太跟得上话题,却也没反对泼冷水,一边往小鹿腿上的伤口撒药粉,一边说:“想抱狗儿的话,隔壁村李老三家里养的狗才下了崽,但不是狼狗,说是松毛狗,长得大吃得多,送都送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