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别青山txt百度资源 > 90100(第26页)

90100(第26页)

那个除夕夜不过是他们分离四年中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她早已记不清其中细节。可晏决明的话,却无端让她描摹出那个雪夜的模样。

和他缄默站在雪中的姿态。

那时的她在睡梦中无知无察,今夜的她心中生出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期盼。

一颗心酸胀得像是装满了水,被人轻轻一攥,那水就漫溢出来。

她侧身凝望着窗棂,久久不肯入睡。困倦不断袭来,可她不知自己在固执什么、亦或在等待什么,只知道,这夜实在太凉、太静。

繁复的雕花窗格上灯影摇曳,风中隐约传来打更人敲打梆子的声响。

一声又一声,一声又一声,程荀终于渐渐闭上了眼睛。

一夜无梦。

翌日,程荀醒后,踩着鞋子匆忙下床打开门,叫住了晨起练功的贺川。

“他,昨夜……”她抿抿唇,将剩下的话吞到肚子里。

贺川闻弦知音,答道:“主子今日快天亮才回了趟府,换了身衣服又匆匆走了。”

搭在门上的手不住地抠着锁扣,她又问:“他可给我留话了?”

贺川想了想,道:“属下不知。要不,我去对面问问?”

程荀连忙叫住她:“没事,别去了。”

接下来一连几天,程荀都未曾见到晏决明的身影。

新丰酒楼之乱像是骤然聚拢的一团乌云,牢牢笼罩在紘城之上。

酒楼被查封,两国使臣的日常用膳改在官署内,由两国自己带来的人解决。虽明面上未对鞑靼人说清缘由,可呼其图为首的鞑靼使臣也警惕起来,几乎不再外出走动。

紘城实行戒严,本就密不透风的进出管控如今更是严苛,巡城的人手不断增加,街头巷尾都可见巡逻的官兵。程荀偶然在家门口碰见带队的沈焕,他面色疲惫,肃然劝告程荀,非要事不要外出。

酒楼之乱的调查迟迟没有进展,无论是张伙夫还是小二周万,来历与背景都挑不出错:紘城长大、几年前就已到酒楼帮工、家中亲朋战死、无妻无子……

——干净得离谱。

而此事又牵扯到紘城如今地位最为显赫与重要的三人——晏决明、范春霖、呼其图,谁都不能妄动、谁都不敢妄动。陈毅禾虽揽下了这摊子事儿,可不过几日功夫,他便明白过来,这件事绝非他一人能做主。

思量整整一夜,他向延绥府城寄了一封信。

几日后,随延绥州官黄庆元的回信一同来到紘城的,还有数名协助侦办此案的官员,其中为首者,是延绥州府通判蒋毅方。

蒋毅方如今五十来岁,看起来慈眉善目,为人圆滑世故,可在延绥为官多年,靠得也并非那左右逢源的伎俩。

来紘城第一日,他便接手了酒楼下毒一案,客客气气将两位将军请到了县衙,留二人在县衙过了一个大夜,等到第二日夜里,才恭敬送走两位将军。

晏决明对此自无异议。在县衙坐了一夜冷板凳,被人隔三差五请到大堂,翻来覆去问那几个问题,也未抱怨一句。

这同样的手段,却苦了快活潇洒惯了的范春霖。待他第二日摇摇欲坠走出县衙,几乎摔倒在马车前。

临走前,晏决明特意上前关切。范春霖视若无睹,紧紧闭着嘴,只做仰天看云的姿态。一旁的小厮尴尬得朝他连连鞠躬。

多事之秋,可说好的和谈总要有个结果,两国使臣便在这样紧绷而微妙的气氛中,计较锱铢、你来我回。

考虑先前的意外,双方都担心夜长梦多,和谈的进度不断加快。王伯元几乎日日睡在官署的书案上,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寻不到松口气的时机。

熟识的人都在忙碌,就连沈烁都被沈焕送回延绥老家翻新旧宅。程荀整日待在家中,除了不断增多的家兵护卫,昨日与今日、今日与明日,似乎再无区别了。

她自然知道如今局势凶险,敌在暗我在明,待在最安全的地方,是对所有人的负责。可她除了将那白玉令牌日夜放在身上,又能做什么呢?

这种熟悉的、漫无结局的等待令她焦灼又无力。

除了等待,她还能做什么呢?

四年前的她不甘于静坐原地、待人拯救,四年后的她,亦是如此。

成日被关在宅中,她干脆找上了贺川。

“你能教我两招么?”

那日,她特意换上一身短打,起了个大早,堵住了去前院练功的贺川。

贺川难得收起了始终恭敬的下属模样,上下打量她一番,问道:“姑娘想学什么?”

放在身侧的手握拳又松开,程荀咬咬唇,直言道:“危急时,能逃命、能自保的两招就足够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