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寅夜什么意思 > 17疏纸斩三公二(第2页)

17疏纸斩三公二(第2页)

当夜,萧绥坐在桌案后,身侧的油灯“噼啪”炸响,灯花炸出一团灼亮的火星。

她将自己埋在堆积如山的案宗与口供里,仔细推敲当中的每个细节。很快,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发现了几处无法忽视的疑点。

其一,向来殿试会设立两位主考,其一是郑攸宁,另一位则是时任内史令的汪维岳。为何矛头直指郑攸宁,而王维岳却完美隐身?

其二,大魏科举实行誊录制,考生原卷“墨卷”与誊抄卷“朱卷”分离审阅。为何当初审案时,以“恐遭篡改”为名拒绝出示朱卷,只凭口供定案?

其三,郑攸宁供认自己曾收受窦淼与曹涵二人的馈金,然而何时收取?何地收取?两方口供并不一致,且前后证词矛盾,让人不禁怀疑当中存在某种隐情。

这些看似错位的线索,却在萧绥脑海中勾勒出一道模糊而恶毒的轮廓——之前所谓的审案并非审案,而是做局。

窗外风雪未歇,窗纸被吹的簌簌作响。

萧绥放下卷宗,闭目揉了揉眉心,熟悉的闷痛感再次悄然侵袭。她从怀里摸出一小包合魂散,仰头将药粉倒入口中,然后就着桌上凉透了的茶水咽了下去。

丁絮端着刚沏好的热茶迈进门槛,抬眼正看见她搁下空茶盏的动作,不禁微微蹙眉,轻声提醒道:“主子,那药本就伤身,您再饮冷茶,岂不是雪上加霜。属下刚煮了热茶,您喝些暖暖胃。”

萧绥摆了摆手,撑着桌案站起身:“无妨,把东西放下,随我走一趟。”

丁絮一愣:“去哪儿?”

“去牢里,我有话要当面问问郑攸宁。”

“这都三更天了,主子不如……”

“人命关天,拖不得。”

丁絮见状,不再多言,连忙放下手里的茶盏,提起灯笼,紧紧跟在萧绥身边。风雪迷蒙之中,主从二人踏着积雪一路疾行。

大魏有三大狱赫赫有名,令人闻之不寒而栗。其一是大理寺狱,其二是京兆府狱,其三便是御史台的台狱。

台狱位于衙署最深处,阴沉沉大门如巨兽张开的巨口矗立于眼前。离得越近,越令人心中生畏。门前的狱卒见萧绥亲临,得知来意后,连忙躬身将他引入监牢深处。

长廊幽暗逼仄,潮湿阴冷的霉味扑面而来,当中似乎还夹杂着血腥与腐败的气味,激得人胃里翻腾不已。然而萧绥却像是早已习惯了似的,脸上始终面不改色。

转眼间,她站定在一间囚室外,隔着栅栏朝里面看了一眼。

牢房阴暗,油灯昏黄,灯光根本照不进牢内。目光透过木栅栏,只隐隐约约瞧见一个蜷缩成一团的模糊人影。

萧绥眉心不由得拧了起来,这样见她,难免会使她难堪,对郑攸宁而言是另一种羞辱。

“给郑大人换身干净的衣裳。”她不带感情的吩咐狱卒:“再收拾出一间屋子来,本宫在要在屋子里与她坐着说话。”

不多时,萧绥端坐在一间临时清理出来的囚室里。囚室内炭火新燃,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墙上森然的刑具,给空气渲染出一种肃杀的气息。

片刻后,一阵沉重的镣铐撞击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道瘦削憔悴的身影走入萧绥的视线,正是郑攸宁。

郑攸宁走得极慢,两只脚腕上锁着镣铐,每一步都伴着“叮叮当当”的响动,像是拖着自己碎裂的骨头。

她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鬓边却已有星星点点的白发。原本端正清润的轮廓,此刻也浮着沧桑的疲态。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她的手——十指僵直,微微外张,像是被人反复捻断又接上,姿态扭曲得叫人不忍直视。

萧绥心头一惊。

郑攸宁走到萧绥面前,跪下行礼,声音干涩低沉:“罪臣拜见靖安公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