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百度 > 6070(第13页)

6070(第13页)

储秀宫中,贵妃悄悄命人寻了些孝昭皇后在世时的宫人来伺候,为自己讲解孝昭皇后在宫中居住时的诸事。

不日便是孝昭皇后四周年忌辰,她身为皇后之妹,在此时闭门不出,倒也不显得突兀。

贵妃端坐在镜前,看着镜中人有几分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面孔,不由打了个哆嗦。

饶是早就知道自己与姐姐的面容有几分相似,可二人素日打扮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她从未想过,只需修饰一二,她与姐姐看着几乎有七分相似了。

对于这个早逝的同胞姐姐,贵妃自然有几分亲近,姐妹俩也是自小一块儿长大的,可那时候她年纪尚小,那些本就模糊的记忆到了这会儿,也早已看不大清楚了。

若是早知有这样一日,她定会把姐姐的脾性举止记得清清楚楚。

不过现在也不算晚,她颇有些忐忑地想着。

*

费扬古得了个京郊庄子上的差事,出入京城十分方便,身后跟着一群人跑马,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样子,加上身上有皇上给的差事,旁人一时半会更不好动他了。

如此,攸宁和瑚家一群人才算放下心来。

这天,六岁的三阿哥带着五岁的四阿哥,身后跟着一群宫女太监,急匆匆从上书房奔向各自额娘的怀抱。

三阿哥到了地方急急止步,伸手从奴才那儿接过来一个水壶,径自灌了几大口,又忙不迭接过去一块枣泥饽饽大嚼起来。

速度之快,令人反应不及。

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身为三阿哥额娘的荣妃看看被他扔在一边的四阿哥,尴尬了。

狠瞪了自己儿子几眼,荣妃招手让旁边的人喂了四阿哥几口清水,又递过去小块的点心。

然后才跟四阿哥旁边的大宫女说:“四阿哥头几天去上书房,他人小,早膳吃多了不舒服,可吃少了就饿的快,你们来接的时候最好备些清水和点心,给他垫垫肚子。”

大宫女回去原话禀了正在养病的皇贵妃,又跟着道:“奴婢思虑不周,本想着在阿哥荷包里头备些糕点就好,却忘了上书房那地儿茶水不便。”

四阿哥嗓子眼儿细,吃糕点必得配着奶茶或是茶水,上书房那地方没有正经备主子饭食的膳房,能有什么好东西,阿哥必是喝不惯的。

皇贵妃听罢思索一番,隔日便请来了惠妃与荣妃一同商议。

宫里拢共就这么几个活下来的阿哥,皇上和她都当宝贝似的,生怕他们哪个生一场病就没了。

这要是在上书房给饿病了可怎么好?

大阿哥年纪最长,早膳能吃得跟头牛似的,惠妃没有这个顾虑。

生了五个儿子,只保下来这么一个儿子的荣妃就比她担心得多,回回都要带着吃食去接三阿哥。

再多的她就有顾虑了,且三阿哥一直没什么不适,她的二格格也说过,男孩子小时候摔打摔打也不是坏事,她要是把三阿哥当个花瓶护着反而不好,于是一直忍着不提。

直到今日,一听皇贵妃心疼四阿哥,又想到前些日子宜妃说跟着宁妃要来些食谱,心思一时便活络起来了。

得了皇贵妃首肯,几人兴冲冲议论了一番,临了送走了惠妃和荣妃,皇贵妃抬手唤了人来,又问了太子那边的情况。

总不好这头的几个阿哥都有了亲娘关照,倒孤零零把太子落到一边去,且不说别的,就是为了四阿哥,也要摆出慈母心肠来,将来也叫这份情能落在他身上。

皇贵妃一番苦心,又不算多么兴师动众,皇帝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又听她关照太子,心中更是熨帖几分。

便连太子知晓此事,也只有感激皇贵妃的份儿,他素日饮食起居,虽有皇帝命人时时留意,身边人不敢懈怠半分,但皇帝终归日理万机,也不可能时时关照这些微小之处。

身边人不敢叫他饿着,但更不敢只随着小主子的心意就擅作主张,太子许多时候也便听着皇帝的叮嘱,稀里糊涂的应付了自己的胃。

从前读书时没有这样新鲜热乎的吃食时,他还从未想到过这些,甚至时时觉得自己不该那么娇贵,便把那视作一种挑战。

如今骤然有了变化,心里才忽然间冒出个想法来,原来有了额娘的关照是这样的。

太子身边伺候的人是何等人精,自然能看出来小主子心绪不佳,稍微琢磨几分,便也回过味来了。

皇帝得知后,只是对着仁孝皇后留下的一幅画像微微叹息。

稍过几日,皇帝便带着太子出门散心了。

他自当了皇帝以来,北直隶几乎都快带着人逛遍了,朝中乃至后宫人人也都知晓,习以为常,是以贵妃得知消息时,连求见的机会都没有了。

宜妃知晓贵妃竹篮打水一场空,别提多么高兴了。

要想借先皇后的情分获宠,也得瞧瞧先皇后能给她留下几分余荫来,便是如仁孝皇后那般,留了一位太子下来,也没瞧见皇上,或是太子对赫舍里氏另眼相待过。

宜妃抿着茶如此说道,她人生得美,便是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也显得极娇俏。

攸宁依然是稳坐钓鱼台的模样,又听宜妃说起贵妃胞弟,也正是袭了一等公爵位的法喀,此番孝昭皇后忌辰,皇帝出巡虽然是散心,但也一定会去山陵祭奠的,他身为孝昭皇后胞弟自然也能跟着,据说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儿,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