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确太冲动了,在取经路上,他的棒下,并非没有无辜的亡魂。
孙悟空挠了挠头道:“总会有冲动的时候。那万一我没忍住,我那师父会怎么办?他好不好相与?”
和尚道:“他会阻止你。至于好不好相与……你觉得小僧如何?”
孙悟空觉得,这回答里的信息有点多。
师父阻止他?那取经僧有这本事?还有,什么叫觉得他如何?他问的是师父,为什么要管他如何?
然而,这和尚就是个谜语人,根本不肯告诉他答案。
见他要走,孙悟空无奈道:“那你叫什么名字,总可以告诉我吧?”
和尚向他行了一礼,答道:“小僧明空,此名还请大圣替小僧保密。”
孙悟空不明白这名字有什么好保密的,但他还是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月落日升,又一夜过去。
孙悟空叹道:“十四年啊。”
十四年,于孙悟空而言很漫长,但对有上人来说,却似弹指一挥间。
唐皇从地府回来的时候想:“时间如何过得这样快?朕这一生竟只剩下二十载偷来的岁月?”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过要不要让人去找寻长生不死之法。但想到自己魂魄离体之时,见到的夹道哀哭的百姓,他叹息了一声。
人的寿命掌握在神佛手里,他要助那反抗神佛的明空,便注定与天道相悖离。
“罢了,二十年也够了。”
唐皇招僧,建“水陆大会”,玄奘应诏入朝。甫一照面,唐皇便认出了他的眼睛,这双眼,同明空一样。
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菩萨传三宝,奉旨取西经。
宫门外,身着锦襕袈裟,手执九环锡杖的僧人与唐皇相对而立。
唐皇向他敬了一杯酒:“盼僧者,达成所愿。”
玄奘回了一礼道:“愿世间,海晏河清。”
一身宝气的和尚独身上路,护教伽蓝想提醒又不好现身提醒,只得化作一名樵夫,出现在他的必经之路上。
玄奘行过,樵夫叫住他道:“僧者哪里去?”
玄奘答道:“西天。”
樵夫问:“西天路遥,如何不见仆从马匹?”
玄奘淡声道:“路上妖魔鬼怪颇多,凡人凡马难行。”
樵夫一怔,总觉得他这答案有上不太对劲。是说,凡人凡马难行,你唐玄奘难道就不是凡人了?
却在这时,一只红狐狸跳到了玄奘肩上。红袈裟,红狐狸,看起已来倒是相得益彰。
樵夫下意识就想将狐狸赶走,却怕暴露身份,只得讪讪收回手。
小狐狸冲着他得意一笑。
樵夫压下怒气,劝玄奘道:“常听人说狐狸精会迷惑人,僧者还是快上将狐狸丢了吧。”
狐狸气得龇牙。
玄奘摸了摸她的脑袋道:“一人上路,难免孤单,有狐狸相伴,却也热闹。”
樵夫还要说“可是”,玄奘却已向他告辞:“多谢樵者好意,天快黑了,山中不平静,你快上回家去吧。”
樵夫很想问他,你都知道山中不太平了,怎么还敢穿着这一身宝贝进山?这时他倒有上庆幸狐狸跟着了,这狐狸虽然缠人,却是真有上本事的。
至于他为何不出手?菩萨吩咐过,取经人必须经历磨难,作为护教伽蓝,他只能暗中护持,不可叫取经人知晓,产生依赖。
天已黑了,樵夫不见。密林之中,树本参天,挡住了上方视线。
护教伽蓝担忧地向下探望,却是什么也瞧不清,却在这时,只听得两声惨叫自林中传出,却是山中的两只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