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道:“有意义。人心公理,自有断决。”
乌鸡国王道:“人心公理,又如何胜得过神佛的翻云覆雨?”
玄奘直视着他,平静地说道:“可小僧一直相信,天定可以胜人,人定亦可以胜天。”
他的神色太过笃定,笃定到乌鸡国王也忍不住想要去相信,人定胜天。
太子来得更直接,他问玄奘:“法师,我们要怎做?”
玄奘道:“不信神,不信佛,只信世间公理,自力更生。”
神佛看起来的确掌控着人间,可事实上,他们亦需人之信仰功德,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未尝不是一种人心造物。
人心不在,神佛不存。
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玄奘相信,积沙可成塔,星火可燎原。
乌鸡国王向他深深作了一揖。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到,但玄奘给了他一种可能,一种改换新天的可能。这也许需要很久,甚至需要他的子子孙孙都来为之努力。
乌鸡国王看向太子,只见太子眼神中写满了坚定与憧憬。
坚定摒弃神佛的决心,憧憬自掌乾坤的一日。
心中那一点点犹豫消失了。乌鸡国王站上高台,袖袍挥舞,语调昂扬,他道:“从今以后,举国上下,不拜神佛,只敬天地。”
没有人知道这样做会有什样的结果,但他们就是这样做了。
其实并不止乌鸡国,车迟国、祭赛国早已发生了改变。
车迟国,那位信道便以道治国,信佛便以佛治国的糊涂君王,被他的儿子取代。一个戴着斗笠的游方僧人被奉为国师,国师传授,非道非佛,而是以人治人。
祭赛国,一个国王无道无德,只以佛宝震慑四方,得四夷朝贡的国度。
这佛宝便是佛舍利。
忽然有一日,佛塔轰然倒塌,佛舍利为人所取,就连那位国王也被人所杀。
凶手于王子案上留信。信里大概意思是,治国当以仁人之心,而非佛宝外物,作为佛宝主人的朋友,他现在将其取走。至于国王,因为他好杀残暴,昏庸无德,所以被自己杀了。
王子看罢,沉吟了许久。
他不清楚凶手是谁,但他已明白凶手为何会写信给他。
因为他认同这名凶手的理念,因为他不信佛宝,只信自己。
他。
待他登位,祭赛强盛,依然可得四夷朝贡。
至于国师和凶手是谁?答案自然是明空。
玄奘并,他与徒弟们辞别乌鸡国王,路过焕然一新的车迟国,来到通天河。
通天河中有一妖名叫灵感大王,虽可保一方风调雨顺,却要以童男童女为祭花池中的一尾金鱼,奉命于,成就他们的一难。
按观音菩萨所说,灵感,却没有想到,不过五年,他便于通天河畔见到了一行人。
灵感大王纳闷道:“时间还没到啊,他们怎这快就来了?”
尽管纳闷,他还是尽职尽责地照着观音菩萨给他的剧本在演。
灵感大王从水中探出出头,盯准玄奘乘坐的小舟,预备等他们来到江中,将船弄翻,借机擒抓玄奘,叫他的徒弟来救。
然而还还没等他动手,便见那传闻中只是个凡人的玄奘,手掐法诀,淡淡金光化作一个金色大钟向着他疾速飞来。
灵感大王双手一抬,欲以九瓣赤铜锤挡下金钟。却见那金钟有色无形,竟如薄膜一般,将铜锤吸了进去。
灵感大王从未见过这般手段,他慌忙松手,拼得武器不要,沉下水去。
五师徒中,因没有人擅长水性,他们只得悬在水面半空。
奎木狼道:“这妖怪怕不是只乌龟变的,溜得这快。”
玄奘道:“他是南海莲花池里的金鱼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