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今日口吐狂言,得罪了京里来的上官,自然要治治,让长长记性,以防下回提审时再惹怒上官。你怕什么?盯着点,别弄死了就行!”
狱卒讷讷应下,又奇道:“可那两人本就是那性子,县尊都提审过几回了,不会不知其脾性,怎不干脆将其灌哑算了,倒惊扰了贵人。”
“休得多言!”
两人转身出了牢狱,奉和随即潜行而出,将狱中之事禀告崔述。
律令并不禁刑讯,只是规定证据确凿而拒不认罪者方可刑讯,且需刑讯有度,这两人倒的确符合此种情况。
崔述冷嗤:“这起子法子倒用得娴熟。”
正说话间,束关神不知鬼不绝地自屋顶翻身而入。
“四个方位都有人监视,看来这郭知县对郎君很不放心。”
奉和不屑道:“自古以来,地方官员便没有不怕朝廷钦差的,毕竟稍有不慎,便是人头落地的结局。”
“行事着实不便,是否需要敲打?”束关请示崔述的意思。
“东西找着了么?”
“查了户房钱谷簿,并无疑点,今年只按户部条例征过春税。我粗浅验算了下,赋税额也与田册对得上。但这个郭成礼老奸巨猾,多有提防,我便未将这簿子偷拿出来备郎君细查。”
“无妨,你验算过即可。”
各地县衙胥吏的选任受当地势力影响深远,多由本地识字之人充任,多数能力并不突出,然一县之事皆在吏手,有时也令知县左支右绌,有心无力。
在临溪县那两年多,奉和束关亦常充任胥吏使用,对这等钱粮文书,崔述并不担心其会出错,便不曾多问。
“官仓与官库呢?”
“经查账,官库恐怕存银不足百两。”束关说来也有些不敢相信,即便贫困下县赋税较少,但连百两存银都拿不出的县衙,也仍算难得一见。
“账目嘛,也不是不能作伪。”奉和随口道。
瞧崔述没有作声,束关又接道:“官仓我实地探查了,真是空的。”
灯火晦暗,照出束关凝重的面色。
他话说得极慢:“官仓中约莫只有十几石米,绥宁县虽是下县,差役只有不足五十人,若非私下变卖以换银钱,或者另有存储之处,这些米恐怕还不够县衙官差一月的口粮。”
崔述站至案前,翻阅着前三日在城中探知的消息簿册。
“去岁,县衙捐资,建当地山神祭祀祠越神祠一座,耗资两百两。”
“今年正月末,县衙主持越神祭祀仪式,耗资不明,但仪式浩大,邻县甚有来观者。”
若在富庶之地,这等开销或许还算不得什么。但在县衙官账存银不足百两的边县,已着实算是巨资了。
半晌,崔述叹了一声:“这绥宁县建制虽还不足百年,但恐怕并不比仕宦盘根错节、政出多门之地简单。”
第86章
◎读书人,勿空谈意气,当多看多思。◎
天方蒙蒙亮,崔述已起身,行至内院,郭成礼迎上来:“崔相起得也太早了,下官现在就命人备膳。”
“不急。”崔述提步往西走,“昨日那两人如何处置的?”
见他径直往监狱行去,郭成礼忙对一旁的胥吏递了个眼色,胥吏悄悄附耳将昨夜情形解释了一遍。
郭成礼忙道:“自是办好了,着实警告了一番,往后定然不敢再胡言乱语,崔相放心。狱中脏污,不宜亲往验视。”
崔述未曾理会这话,步子越迈越快,郭成礼追得气喘吁吁,再无闲心劝阻,只得跟随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