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研皊瞪他一眼:“闭嘴,没问你。”
陶英:“……”不甘不愿地闭嘴了。
陶茉想了想,似乎想到什么:“婶婶的意思是像苏婆婆一样吗?”
“差不多吧,你看她就是因为有手艺,家里人都没了,还能靠手艺养活自己和捡来的孙女。”
陶茉点点头:“那婶婶,我去找婆婆学梳头刺绣吗?”
“也可以是别的。”孟研皊说:“厨艺、竹编、制衣、算账、绘画……等等,看你喜欢哪一样?”
喜欢的手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了,这年头人能学一门手艺已经不容易,大家都是奔着能挣钱养活一家的方向去选择,喜不喜欢的从来不在考量范围。
就像陶英被送去木匠家前,就没人问过他喜不喜欢木工,他自己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陶茉同样想不到,就说:“我不知道喜欢什么,我听婶婶的。”
孟研皊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若只说手艺类型,她能一下子说十七八个,教导方面她也有基础视频。
但这个时代刚好处于一个尴尬的时间点。
工业还未腾飞,但没多久就要腾飞了,可离媒体时代又还有一定距离。
未来传统手工业会被工业生产全方位地碾压,工业发展会让大家从物资紧缺迅速过渡到产能过剩。
等到网络发展后,借助新的传播渠道会让一部分小众手工业复兴存活下来。
可陶茉未必能从开始熬到最后的存活期,且中间的时间段足够饿死大片手艺人。
孟研皊想让陶茉学一个工作寿命长能经得起工业制品冲击的手艺,但如果陶茉有喜欢的方向,那就先不考虑太多,让她做喜欢的事更好。
其实连陶英的木活一样容易被淘汰,也该学些别的本事,可考虑到他毕竟是个男的有一身力气,而陶家的田地按照村里规矩分配,最终还是会落到他头上。
孟研皊就懒得为他过多考虑了。
别说孟研皊迂腐不知道帮陶茉陶薇争取权益,就是在她那时期,大家宣传着男女平等,女性享有同样的土地权益,可实际上实操又是另一回事。
反正她是没有地分的。
而这个时代,孟研皊的小胳膊更不可能扭过大腿了。
设法挣钱去镇上给两个女孩买两套房,都比把田地分配到她们名下简单。
孟研皊对陶茉说:“我暂时也没想到,要不这样,你先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试一试,说不定就找到喜欢的方向了。”
陶茉还是那句话:“我听婶婶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
可能是前一天早睡早起,作息延续,也可能是彻底激发了责任心,第二天孟研皊又一大早起来。
这回她按住心野的陶茁,牵着乖乖的陶薇:“从今天开始你们得跟我上完课,才能出去玩。”
陶茁是个还没上过课的孩子,一时不知人间险恶,轻易答应了。
孟研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没有一上来就用诗词经文逼着两个孩子厌学,先从趣味百科开始入手。
当然恐龙、汽车这些太超前了,选了不会出差错的动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