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山没答这话。
不知是玩笑还是真有其事,他说:“适才夙为小阿织疗伤的时候,我闲着没事,帮小阿织算了一卦,小阿织,你想不想听听卦象?”
阿织点点头。
问山于是煞有介事道:“你和夙,就是你身边的师兄,这一辈子注定命数纠葛,恩债难消。”
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阿织摇了摇头。
他似乎要故意逗她:“那你猜猜?”
阿织紧握着竹杖,许久后,说:“意思是,我日后,会和他成亲吗?”
周围的人一下子都笑了,连本来伤心的慕樵也忍俊不禁。
那夜,仙山上开了席,餐风饮露的仙尊吃了个酒足饭饱,好些人喊阿织“小师妹”,他们说,“小师妹,你伤没好,吃清淡些”,“小师妹,这是我亲手酿的果子酒,你尝尝”,“小师妹,你有没有喜欢的东西,明早我去山下镇上给你买回来”。
阿织一生至今,除了慕樵,从未在他人那里接受到这样多的善意,以至于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沉默地,拘谨地坐着。
筵席过后,有人找来一身斗篷,为阿织挡去山夜寒风,戏称这是“盖头”,把阿织送去屋舍,有人玩笑般说了句“入洞房喽”,惹来一片笑骂声。
从前阿织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夜里总是不敢睡,她本以为自己今夜也会如此,摸索着洗漱完,倚上床栏,忽觉山夜深静,心亦安宁。
她闭上眼,很快堕入梦中。
第18章照夜火(二)
梦中魇气未能散尽,阿织再睁眼时,四下仍是雾茫茫一片,空山传来鸟鸣,有一点光落在眼皮上,原来已是第二日清晨。
阿织摸索着起身,忽听屋外有人道:“醒了?”
她朝院中望去。
她看不清来人的样子,只能依稀分辨出他的轮廓,与周身淡如春雾的气泽。
是她的师兄,他们唤他夙。
他负剑立在院中,轻声解释:“只是玩笑,不要当真。”
阿织知道他说的是昨晚的“成亲礼”,点点头:“嗯。”
夙道:“慕樵要下山了。”
阿织听了这话,摸索间很快拿起竹杖,夙仍等在院中,见她出来,便朝院外走去。
阿织这才有机会好好看一看青荇山。
山腰的一片空地上,有几间大小不一的竹院。春竹苍翠,四周雾气缭绕。下山的石径前,有一株古老苍翠的树,树下搁着一个石头模样的东西,阿织瞧不清,觉得应该是棋盘。遥遥听见流水飞溅的声音,大约是山中飞瀑,她还闻到一阵阵的冷香,不知哪里开了花。
阿织柱杖走得很慢,所幸前方引路的那个人步子也不快,把她带到慕樵身边,他微一颔首,无声离开。
阿织仰起头,努力想要看清慕樵的样子,她问:“四叔,您要走了吗?”
“是啊,看你一眼,见你好好的,四叔就放心了。这里是仙家,总不好多打扰。”慕樵道,“仙尊愿意收你,山上的人也待你好,四叔打心底为你高兴。”
他说着,笑了笑,朝阿织摆摆手:“回吧,四叔今后得空就来看你。”
阿织仔细听着他下山的脚步声,一脚重一脚轻。
她忽然想起前夜他背着她,赶路赶得急,在林子里狠狠摔过一跤。
阿织追了两步,“四叔,您的脚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