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众人提出异议,阿织问道:“什么要求。”
“封禁溯荒,不碰溯荒伴生神物,从此远离玄门纷争,不伤无辜,不杀幼弱,不违道法。”
沈宿白看着阿织,停了停,续道,“我知道阁下已破入玄灵境,若就此起干戈,两败俱伤不说,还会祸及诸位道友。仙盟不愿与一位玄灵天尊为敌,但也不能把完整的溯荒交给阁下,是故只能出此下策,将溯荒碎片一分为二,只要阁下同意封禁您手中的碎片,从此安分守己,仙盟绝不多加为难。”
此前阿织破入玄灵境,天地不是没有异相的,但甘渊远在极北,远离各大玄门,是故除却几名大能,玄门竟不知她的真正修为。
听闻阿织已破入玄灵,众人为之一惊,不敢再有议论。
阿织却问:“你在和我商量?”
不等沈宿白回答,她道:“我不同意。”
“战书上写得很清楚,我要的是包括溯荒碎片在内的全部神物,不交便战。”
沈宿白脸色一变。
在他印象中,阿织看上去孤傲,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冥顽不灵的人。仙盟非但不计较她当年助纣为虐死守青荇山,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做出让步,何至于不领情?
还是说,她非要继承当年问山的遗志,让妖乱再来一次?
修道中人有天道约束,沈宿白不信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危害苍生,他试探着问:“阁下非要溯荒的缘由是?”
阿织反问:“我说了你就会信?”
人从来不会相信事实,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妖乱因溯荒而起,这一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而今反过来说当年险些生灵涂炭的妖乱是取大舍小,为了拯救苍生,多么可笑。何况当年攻打青荇山、追杀师父的门派不计其数,今日玄门如法泡制在此誓师,又有几人真正心怀苍生,还不是担心她惦记昔日恩怨报复上门。
不过,阿织还是道:“如果我说,当年我师父引发妖乱,是情非得已;如果我说,真正祸及苍生的,并非我师父而是仙盟;如果我说,有只千年九婴一直盘踞伴月海,它利用外溢的浊气,制造了无数场血祭只为进阶成神;如果我说,仙盟百年,不过是这只妖的一场阴谋,而你们是它的走卒;如果我说,不管是我还是师父,讨要溯荒的理由只有一个——封禁九婴的浊气之源,你们信吗?”
这话出,人群再度爆发出一阵喧哗声。
如阿织所想,几乎无人信她,讥讽声此起彼伏,为了拯救苍生所以催发妖乱残害苍生,如此言行相悖,何其荒谬?
喧嚣入耳,阿织没有在意,她盯着沈宿白,一字一句地问:“如果我说,这些年,你一叶障目,从未看清自己,你最信任、效忠的那个人,或许一直在欺骗你,你信吗?”
阿织言之所指,再明白不过。
可沈宿白听到这最后一句,丝毫不为所动,目光中反而流露出一丝轻蔑。这是一种在沈宿白脸上及其罕见的神色,百年来,这个从草根走到高处的仙尊是谨慎的,他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凝重感,身怀傲骨,却不轻视任何人。因此他眼下这一丝轻蔑,并非源于自视甚高,而是源于他对亦师亦主的洄天尊坚不可摧的信任。
事实上,今日洄天尊并不在伴月海。他在几日前就离开了,临行,他似乎预料到了什么,对沈宿白道:“如果青荇山阿织携战书前来,不必在意,仙盟足以应对。”
沈宿白不知道洄天尊不在的仙盟,当如何应对一位玄灵天尊,可他相信盟主,所以他如期赴会。
阿织见沈宿白半晌没反应,懒得等他,周身灵气一震,谁也没看清她是怎么出手的——或许,她根本没有出手——玉匣内的那枚溯荒不由分说被她收入须弥戒中,同时她道:“这个我收下了,剩下的呢?”
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挑衅,眼下竟连溯荒也夺走,实在欺人太甚!
沈宿白尚未开口,连澈先一步忍不住,她朱色裙摆一动,浮空而起,祭出引风牵雷的黑纱短杖,厉声道:“阁下既不肯协商,我伴月海与诸位仙家同门也不惧你,战便战!”
沈宿白最后一次尝试:“阁下难道当真要与整个玄门为敌?难道当真不顾苍生安危了?”
阿织听到这里,终于禁不住露出一个揶揄的笑,淡淡道:“沈宿白,你口口声声天下苍生,你为苍生做了什么,苍生与你何干?”
“再说了——”阿织说着一顿,忽听铿锵一声,斩灵脱鞘而出。
在借身养魂不再是秘密后,玄门中流传着无数则有关阿织的流言,其中最出名的一条,说她因恶事行尽,受了诅咒,此生再不能用剑,倘若强行拔剑出鞘,她的眼下会长出可怖的、食人心魄的图腾,她会耗尽魂力而死。
可这一次,斩灵剑出鞘后,除了无边的骇人的威压,什么异象都没出现。
而阿织立在剑风中,语气轻蔑,接着方才的话说道:“再说了,诸位来到这誓仙会,难道只为了和我碰个面?不就是为了杀了我么?既然如此,我还个手又何妨?”
第210章请战伴月(三)
既然如此,我还个手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