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孔子的说法进行更改,固然佛门的信徒更可以更加虔诚,但却失去了速度的优势。
如今百家争鸣事件的出现,已经严重影响佛门的传教速度,
如果再去更改佛门的教义,玄门肯定会做出应对,那么佛门大兴的时间,还不得延后数个,乃至数十个元会?
这种事情,释迦摩尼怎么能接受?
若是这次论道,只是释迦摩尼和孔子在私下进行,这倒不是什么问题,不认便好。
但是,释迦摩尼实在是想不明白,杨宣为什么会如此信任孔子。
从论道开始之初,杨宣便行使天庭大帝权柄,引动周天星斗之力,将这一场论道的情况,实时投影到洪荒东方的天穹中。
只要在洪荒东方,不论是何修为,即便只是牙牙学语的婴孩,抬起头,便能看到孔子和释迦摩尼论道的一幕。
知晓了佛门教义的弊端,对洪荒众生的危害。
看到释迦摩尼这个准圣,即将败在孔子这个金仙的手中,看到了孔子这个准圣,为佛门完善的教义。
在以往的时候,孔子游走九州各地,为当地人族阐明佛门教义的对自己,对周边人族的危害之后,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人信服。
剩下那些不愿信服之人,要么是真的蠢,真的对今生彻底失去希望,对生活的环境也不在意,这种人基本是无药可救。
要么,就是心存疑虑,觉得佛门乃是圣人所立,佛门教义定有深意,而孔子又只是一个金仙,就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也不见得就是对的。
但在见到这场论道直播之后,他们当初的想法开始动摇。
孔子的确是金仙不假,但和他论道的释迦摩尼,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准圣,孔子能够在这本就不太公平的论道中,用自己的实力将其击败。
同样都是为了香火愿力,天庭和地府的待遇明显更好。
至少,他们信奉天庭仙神,可以得到仙神庇佑,必要时候,还能请神上身。
信奉地府鬼神,自己、以及族人、弟子事后,可以少受一些苦,有望投个好胎。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有过诸多现实案例,做不得假。
反观佛门,就只有死后往生极乐这个好处,以佛门这样的教义,死后到了这个极乐世界,搞不好也是在给佛门提供香火愿力,根本学不到佛门真传。
毫无疑问,孔子和释迦摩尼的这次论道,佛门数万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成了神道和孔子的嫁衣,当真是损失惨重,释迦摩尼的脸色能好看就有鬼了。
“嗯?”
释迦摩尼突然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孔子身上的气息愈发强大。
身周遍布如同白雾般的浩然正气,无量人道气运汇聚在他的身上,在他身后形成万灵读书学习的声音。
同时,还有朗朗读书声,回荡在虚空。
到了后来,孔子的身影自动悬浮在空中,更有大量人道功德落下,提升孔子的修为。
金仙后期、太乙金仙、大罗金仙……
只是转瞬间,在无量气运和人道功德的加持下,孔子的修为便提升到了大罗金仙巅峰!
释迦摩尼见状,哪里还能不知,这是人道都在认可孔子的道,他这是彻底输了。
若是佛门教义不作出改变,今后怕是要在东方寸步难行。
沉默片刻,释迦摩尼叹了一口气:
“东方生灵,机缘未到,尚且学不得上乘佛法。”
说罢,释迦摩尼不去理会孔子,座下金色宝莲旋转,带着他往西方飞去。
轰隆隆——!
等到孔子的境界稳定下来,天空中突然传来道道惊雷声,有大罗雷劫正在凝聚。
孔子是立地成就大罗,大罗天劫却是不可避免,需要孔子自行渡过。
这既是考验,也是机缘。
孔子能够得到人道认可,对于常人而言,九死一生的大罗天劫,就不存在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