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无奈,万筝左思右想,只能跑去找汪直诉苦。
她是没想到,汪直并不是她的“闺蜜”,而是“幕后真凶”。
汪直不咸不淡安慰了她两句,她也没认真听,而且第三句就没时间了。
“干爹!”
方行急匆匆跑过去来,见万筝也在,“干爹、小万姑娘,陛下生气了,气的不轻。”
“为的什么事?”
“当然是您老人家的事。”方行脸色惨白,“大学士上奏弹劾您,列举了您的罪状,足足十大条!”
“哪个大学士?”
方行脸更白了:“所有大学士。”
虽然这事万筝大概有数,但乍这么一听,确实是耸人听闻。
可是身为当事人的汪直,却不以为意,至少没当什么大事。
“这群老东西,天天狗咬狗,现在倒是齐心对付我了。”
要说被弹劾,真不是什么大事。
都做到这个位子上,怎么可能不被人眼红,别说三五个月了,一天都消停不了的。
如今内阁四个人,商辂、万安、刘珝、刘吉。
这最新入阁的刘吉,是正统十三年的进士。
咱们刘大人生了一对好眼睛,最擅长的就是看风使舵。别看他一天到晚被人弹劾,还不是照样照样青云直上、继续升迁。
要么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叫他“刘棉花”。
“如此耐受弹劾、而且越弹越升,可不是和棉花一样越弹越发么。”
混到这个地位,一天不收个十七八封弹劾,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这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不干不错、越干越错。
要想不被人骂,只能什么事都不干了,别人最多骂你一句尸位素餐。
汪直作为咱们陛下的爱将、左膀右臂,每天忙的和陀螺似的,天天喊打喊杀,自然会被骂。
不过,如今内阁的四位大人团结一心,一起弹劾他,那就有些不太妙了,也难怪陛下特别生气。
汪直说:“我去去就回。”
方行没跟着,有些担忧地问万筝:“小万大人,您说我干爹会不会……”
“放心,他死不了的。”
说真的,要是不知道汪直的下场,单看他这二叉的作风,能活过二十那都是老天开眼。
自古以来,这种人就是皇帝的刀,用完就断、断了就扔。
所以说,朱见深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没有卸磨杀驴,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政治机器。
明朝四大太监,正统的王振、成化的汪直、正德刘瑾、天启魏忠贤,也就汪直一人全身而退了。
汪直刚刚走到门边,就听到里头朱见深的咆哮。
“危言耸听!内廷一个太监,还能危害整个天下不成!让内阁的人立刻来见我!”
皇帝这是对内阁不满,他身为天子,一般不直接骂人,看来今天真是气急了。
司礼监的怀恩公公有意缓和一下气氛,放松语气问:“几位大人,这奏疏到底是哪位的主意?”
李贤去世后,商辂继任首辅。
虽然咱们网文世界里连中三元比比皆是,但科举千年云烟、也不过区区十几人连众三元,商辂就是其中一位。
宣德十年的浙江解元,正统十年的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终有明一代近三百年,三元及第唯有商辂一人而已。
既然他是内阁首辅,这个时候自然该他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