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作者蓝烬 > 第2章(第2页)

第2章(第2页)

她接着说:“但是这种朴素的信仰是不坚定的,对于底层士兵来说,现在其实是被画了个大饼。他们现在相信革命胜利、打垮军阀就能过好日子,但是如果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实现民生承诺的体制,并能很好地组织管理,拿什么来兑现这些民生承诺呢?当士兵们发现他们的父老乡亲,还是过着和以前一样悲惨的生活,党军的士气能够长久保持吗?”

“上述的体制中,政治面,或者要能实现代表多数国民利益,或者要能实现统一战线;经济面,要建立起一套良好运转的经济体制,能够改善农业生产、能够发展民族工业、能够抵御列强经济侵略;军事面,在党军基础上要能进行现代化,通过改善军人待遇和灌输军国民精神,以及军备、武器和训练的改善,来提升军事能力,保家卫国。其它还有很多方面,子卿兄觉得,国民政府和党军能做得到吗?”

曹子卿张了张嘴,他觉得有点口干,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他接受德国军事教育,一向自诩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作为军人应该不问政治。因此他对于现在的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太关心,而现在在与李思华的交谈中,他隐隐约约觉得,军人似乎不可能不问政治。

李思华继续说到:“所以我认为单纯的军队国家化,至少对于当下的中国,并没有意义。长远看,军队国家化还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军队所谓的不问政治,就成为了国家上层建筑的工具,没有善恶,所谓战争机器,因此只能成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至于是否真的是为国为民,是否真的是国民的军队,就成为空谈和宣传。如果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腐化堕落为恶,那么军队国家化,不是反而成为帮凶吗?”

李思华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想起了前世,在那个时空,人民的军队真的还存在吗?也许还有部分存在,但相对前期的初心,无疑弱化了许多。专业化和职业化,成为了去人民化的掩饰,所以例如从1990~2000年期间,在军中就发生了一些卖官鬻爵的事情。部分军队,要升官就要送重礼,一个团长多少钱,一个师长多少钱,待价而沽,一度军队的战力被严重削弱。直到后来新的大领导上任,严厉整顿,情况才好转。

然而,已经弱化的人民政治性,即使卖官鬻爵不多见了,可是既得利益群体,所形成的无形天花板,却多处存在,她本人不愿意再回想的经历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在军队的早期,单单荣誉的激励和信仰,就足以驱动军人们的热血和不惧牺牲,但后来,一等功多少钱,二等功多少钱,只能以经济激励,来弥补信仰激励的不足了。

曹子卿有点不服气,说道:“可是西方世界列强各国,没有不是以军队国家化为方向的,这至少说明,他们确认军队国家化是军事发展的方向,我在德国回国前,他们军事发展的方向就是总体战,而总体战必须以军队国家化为基础,统合国家的整体力量。”他接着介绍了他在德国接触到的鲁登道夫总体战的一些思想。

曹子卿的阐述让李思华更加欣赏,鲁登道夫总体战的理论才刚刚成型,要到1935年,相关著作才出版,最后总体战成为了德军和全球所有参与二战国家的军事指导思想。曹子卿已经回国,却还能保持着对全球军事理论发展的关注,真的很不错。

李思华没有对这个问题继续剖析下去,再谈下去就要涉及到共产主义的相关军事理论,对曹子卿刚刚认识,过于政治化的讨论并不太适宜。她只是建议曹子卿研究一下苏联建国的相关军事历程,沙俄算不算军事国家化?1917年苏俄革命,红军当初并不强大,为何打败了各路白俄军?其中战力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最后她引用了一句名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而军事则是政治的延伸,是经济利益的继续,战争则是利益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产物。”这几句话让曹子卿眼前一亮,他还没有听说过这几句列宁在1920年的名言,说实话,他对苏俄确实不太了解。

至于边上的钟荣福和黄敬两位老兵,早已听得莫名高深,张大了嘴,我是谁?我在哪?眼前的大小姐是个什么人物啊?

李思华把话题转向了具体的“护卫队”军事训练,不再高谈阔论。她告诉曹子卿,自己已经在番禺购买和租赁了部分土地,主要是租赁的山地,并开始建设训练场地,且已经购买了部分武器和其它军备,运到了现场,明天会带他、钟荣福和黄敬去到现场,她的时间紧张,所以就只有请他们立即投入训练,不做其它安排了。

关于士兵,她已经从当地的400多户中招募了16到23岁的40多人,李家下人也在广州、番禺,从当地贫困工人、人力车夫中招募了30多人,她委托的叔伯,还从潮州和海陆丰帮她招募了40多人,已经准备好了近130人。人手很好招聘,因为她给出的薪酬很高,每月20大洋。所以她其实很挑剔,年龄和身体是一方面,还要求老实但是不愚笨,为了她以后的策划,全部都要求家境贫寒。所以也只能挑一部分,而且还会在训练中淘汰一部分,逐步补充,预计要2周左右可以满编,其实是超编,因为会用末尾淘汰的办法,淘汰一部分人员。

听着李思华平静的叙述,曹子卿和两位老兵简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在他们来之前,以为就是训练一只护卫队,找到他们,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金主对护卫队的要求高,不只是为了装装样子,而是实实在在想让护卫队有一点军事能力,真的能够看家护院。可是现在,他娘的这明显是按照正规军队的架势啊,而且还是训练精兵的架势。这娘们到底想干啥?

谈话结束,李思华让管事带着曹子卿他们去吃个饭,然后去房间休息。很快吃完饭后,曹子卿等疲惫又兴奋地到了房间。

管事刚走,黄敬就按捺不住地问曹子卿:“营长,这个大小姐到底想干什么?这明明是练军嘛。”

曹子卿瞥了瞥他,说道:“人家想干什么,关你什么事?拿人钱财就为人做事,好好训练队伍就是了。不想赚这个钱吗?”

黄敬两人嘿嘿地笑了几声,去到自己的房间休息了。曹子卿躺在床上,却一时睡不着。赶到广州已经很累,又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可他就是睡不着,好奇心都要把他的脑子撑爆了,李思华这个奇女子,究竟想干嘛?就算顺利拉起了一只小队伍,毕竟实力太小,又能干什么?还有今天沟通中李思华谈到的那些思想、观点和判断,让他觉得非常高明,很多地方他压根从来都没想到过,这样的奇女子是怎样有这样的见识的?她这样练军,万一被政府发现了,能饶得了她?她有什么势力凭借吗?自己参与,有没有风险?

这些问题让曹子卿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太累了,才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李思华淡淡地回忆着今天与曹子卿的谈话,有点交浅言深了吗?破绽可谓到处都是,可是她实在没有时间,必须让一切都按计划快速地进入轨道。她想,要在训练中,抓紧将队伍形成她可以真实掌控的力量,一点都不能耽搁了。

第4章训练与成军

第二天的一早,曹子卿三人刚吃好早饭整理好行装,出门发现一个管事已经等在门口,告诉他们小姐已经在大门口等他们了,三人赶紧赶到门口,只见李思华一身中山装的打扮,这不是军装,却让李思华穿起来有股军人的架势,这让曹子卿内心更加好奇,李思华难道以前接受过军事训练?

李思华只带了一个高高的但是很瘦的汉子,坐车出了广州城门,又走了不远的一段距离。在一个小树林边,李思华就让马车停下,让汉子将行李都拿下来,打发马车回程了。

她让壮汉递给曹子卿三人3个包裹,对正好奇的三人说道:“里面是护卫队的制服,请换装。”

几人到小树林找地方换上了制服,其实就是65式的军装。曹子卿从昨天到今天的惊奇太多,已经麻木了,他换上军装,看着黄敬两人,军装与其它军阀和各国的都不同,但料子不错,应该很耐磨。

走出小树林,他们发现李思华也已换装完毕,一声戎装,紧扣的武装皮带,腰间插上了驳壳枪,背着军用背包。一个大小姐,已经变成了英气勃勃的女军官。这让三人目瞪口呆,曹子卿脑子一片混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明明就是军人嘛,她不是李家的大小姐吗?在哪里当的兵?受的军事训练?光看这老练的架势,你要说李思华仅仅是自学了一些军事知识,杀了他的头也不相信。可是当年可没有什么穿越的概念,想破了头,他们也不可能想到这个女军官,居然是一个穿越者。

李思华没有解释。她简单地对三人说,接下来他们要步行武装徒步20公里,而且不能走大路,顺着大路,但避免路人看到,算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演练,也是考验一下他们的军事素质,不算很难,这毕竟是广州郊外而已。

李思华已经为孩子安排了一个乳母,生下儿子后已经5个月,她已经恢复得很好,最近这一个月很忙,但她还是开始恢复性的训练,原主的身体底子很好,所以她感觉20公里自己能够支持下来。

曹子卿三人自然不能退缩,自己想想也知道,金主的钱是那么好赚的?没有两把刷子能行?更何况曹子卿的兴趣已经不在钱上了,对于这个女人想干什么、在干什么,他更有兴趣,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也许这是一次自己的机会,很久以后他才反应过来,未来几十年,他血与火的生活,其实就是从这里从这个时间开始的。

军事演练,5个人都没有说话,那个沉默的高瘦汉子,出发的时候曹子卿已经知道了他的名字叫做吴盛,从农村进城到处找工,可是比较嘴拙,饿得快死了,被李思华在街上救了,带在李家养了十来天才恢复过来,他虽然嘴拙,但其实力气很大,李思华让他做什么事都很肯出力,她觉得这个吴盛是个嘴拙心明的人。

一路上,曹子卿发现,他们三人并不比李思华轻松,当时的旧军队并不重视长途野营拉练,何况他们很久没有这样急行军了,那个吴盛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不懂得潜行和躲藏,不过走起路来很轻松,应该是以前走山路,走得习惯的山民。李思华偶尔出声,都是在指点他,如何躲避路上的行人和车马的视线。

路程过半,几个人都有点累,开始出汗。曹子卿看着额头流汗,但满脸平静的李思华,不由有点惭愧,自己自诩为标准的军人,但这两年基本没有太多训练,走这点路程都感到疲累。

他暗暗决心,军事训练开始后,他自己也要训练恢复,左手不能用力,不代表其它军事技能要抛荒。不知不觉,他原来的心灰意冷,似乎在这个时候不存在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