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作者蓝烬 > 第48章(第3页)

第48章(第3页)

第81章云南攻略的准备

王春妮轻声走入李思华的办公室,她带进来一些需要李思华批示的文件。

最近李思华身边,多了2个女兵和1个女秘书。

以往李思华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一直没有用秘书。而她的警卫,也全是吴盛带领的男兵们。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她也很难找到比较适合的女性,来担任自己的助理,不管是从政治思想,还是到文化水平,当时的女性,符合条件的很少。

只是随着海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6年,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教育和训练,终于有了一些女性,可供李思华作为助理性的选择。

她现在的女秘书叫戴明诗,算是书香门第出身,在广州上过高中,早早就参加学生运动。海南根据地建立后,她是第一批海南大学的毕业生,现年24岁。李思华选择她的原因,是因为认出了她,她在后世是著名的烈士,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俘虏,不屈而死,而且死得非常惨烈。

所以在这个时代还能看到她,李思华觉得非常亲切。而且戴明诗为人冷静周详、文笔和口才出众,政治思想又坚定,本身素质也是非常好的秘书人选。

至于两个女兵,一个叫王春妮,一个叫周小红,都只有不到18岁。两人都是山东人,在青岛拯救的第一批孤儿中得救。尤其是王春妮,李思华几年前就认得了她。

王春妮自己不知道,她有一张照片在后世非常出名,那就是12岁多的她,在作为孤儿流民流浪时,记者要采访她,她却惊恐地扑向自己的行李,其实就是破烂的被褥,但那个时候这就是她的命。她的惊恐是因为农家出身的小姑娘,根本不认识记者的相机,她担心这些陌生人,是要抢夺她最后的“财产”。她的这个动作被记者拍下,成为后人铭记这段苦难历史的著名印记。

在这个时空,记者拍下这张著名照片的时候,我们的移民工作人员救了她,也将这段故事和报纸上的照片留了下来,成为移民工作人员激励同志们的典型事例。后来李思华知道了这个故事,在回到海南的时候,还专门去儿童学校,看望了这个小姑娘,勉励她不忘苦难,但要积极向上,努力拯救我们的国人。

王春妮们到海南后就知道,这个“李力胜同志”是拯救她们的这群好人的大领导,是她们得以存活的“菩萨”,对她都非常崇拜。王春妮当时就向李思华表示,自己一定会拼命地努力,以后要成为有用的人,跟随李思华去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当时她就非常期望自己以后,能在李思华身边工作。

王春妮确实努力,她和周小红两人,都被选入了保卫部门特别设立的“警卫训练营”的女兵班。这个班的存在,最早就是保卫部门,认为需要为李力胜同志,教育培训一些适合保护她这个女性的战士,有些时候男兵确实不方便。同时一些机密部门,也需要一些这样的女兵。

保卫部门为这个训练营,不断聘请了多方面的高手,包括国内的武术高手,甚至还有德国和美国的相关保卫高手,来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训练这批少年。王春妮和周小红在这个班的训练中,都是出类拔萃的,资质很高,而且一点都不怕吃苦和受伤。

经过整整5年的训练,让她们从普通的小姑娘,成为了身怀绝技的警卫高手。无论是枪法、暗器还是短兵突击的肉搏,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且也学习了整整5年的文化知识,接受了5年的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兼任文书的职责,政治上的忠诚性也是顶级的。

在李思华去挑选警卫女兵的时候,第一眼就选了王春妮,这个小姑娘让她觉得有缘分。而周小红,更是女兵各项训练项目的第一名,女兵班的“大魔王”。

王春妮比较活泼,而周小红是个闷葫芦。不过李思华对两人都很喜欢,有意无意中,她有点把自己当成了两个小姑娘的母亲。

王春妮送来的文件,正是李思华最近关注的核心工作,即对云贵川攻略的准备。

是的,最近又对行动进行了战略调整。这一次的攻略,不仅限于云贵,而且将四川也囊括了进去。

李思华从来没有将云贵川军阀的军队放在眼里,在26个美国标准的师攻击的前提下,这三省军阀在军事上的抵抗能力,必然是孱弱的。以往她顾虑的,其实是政治和经济上的问题。

她的目标,是每一个新根据地都能巩固并迅速发展,从而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进步的资源。所以是不能单单考虑军事的。如果只单纯地考虑军事,那就是游戏,在现实中是容易翻车的。

对于快速发展根据地,形成桎梏的,其实是两个大问题,第一是有没有足够的干部,能够快速地在新根据地建立起坚实的组织体系;第二是能够提供充足的物资,使得新根据地能够快速发展,而不会成为拖累。

上述两者中,干部问题当然是最根本的。历史上我党物资奇缺,也没有妨碍我党的根据地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缺乏物资,根据地的稳固性,就是受到严重限制的。所以能够具备两个条件,才是最好的。发展,不是随心所欲,想快就能快的。

所以本来的云贵攻略,现在将四川也囊括了进去,其原因正是因为根据最新的评估,在干部和物资两个大问题上,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

缅甸根据地经过了大约15个月的发展后,大批的基层干部已经初步具备工作经验和能力,预计从缅甸以及海南,短期可以为西南抽调50万左右的基层干部,而不至于严重影响两个根据地的工作,这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物资上,两个新的因素影响很大。第一个是白银金融运作的顺利完成,使得李思华的资金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可以保持从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大量进口的能力;第二个则是缅甸的生产发展,速度超过了预计。

毕竟是在海南根据地得到了几年的发展经验,加上工业技术人才结构上大幅度的改善,使得这一年多,缅甸已经顺利完成了超过2000个工厂的建设和投产,工业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供给,都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粮食问题也是一样,乡寨的不断增加,迅速地扩大了种植面积,也提高了单位产量。加上由于与英国的密约,因此与下缅甸的稻米等贸易并未中断,这使得根据地今年秋收后,可以调集大量的粮食,供给前方和未来内地使用,预计至少可以调集3亿斤稻米以上。

而且在若开邦、钦邦等提前就开启的养殖业推广,使得猪、牛和羊的数量大量上升,在肉食上也能提供一臂之力的帮助。

因此审时度势,就不需要像此前战略那样保守。徐向前和曹子卿都向李思华提出了扩大攻略目标的建议,而李思华深思熟虑之下,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云贵战略,演变成了云贵川战略,由于此时的西康省尚未成立,所说的四川其实包括了西康的一部分。

这一战略如果得以成功,意味着根据地将迅速发展到大半个西南,即传统意义上的西南四省,除了广西外,“西华”将占据3个,尤其是天府之国的四川,更是潜力深厚。完成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我党真的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基础。当然,在李思华心中,争夺天下还早,首当其冲的是抗战,否则现在就能争夺天下了。

战略的目标扩展了,相应的各项计划以及准备工作,也都进行了变更、调整和扩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