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并未解释,只是微笑不语。
之前,城民们对楚家珠记的印象更多停留在“游珠会魁首”、“珍珠很不错”、“传闻八卦故事很多”,下单的客人除了喜爱宝珠,还是凑热闹者居多。
自改良后,览柜中展示的珠钗焕然一新,一眼望去,或简约优雅,或繁复华丽,各种样式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珠钗的每一处线条,每一处镶雕,无一不体现匠人的巧思和精湛技艺。
就他方才在珠记呆的短短功夫,已经可以看出不少的客人都是回头客。
他们付银子时甚至会问上一句,楚记的珠饰样式做工比之以前更加精巧别致,是不是换大师傅了。
风头会过去,热度会退却,唯有真正的实力才能够长久生存。
珠钗的美,一为精,二为贵。
从前楚家珠记的珠钗,品贵有余,精雅不足,在拥有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哪怕一时风光,很快也会归于平常。
真正有能耐的匠人师傅都被层层保护,以重重束缚约束之,哪里能让他们在外随意流通,对于楚家珠记那些技艺粗劣的钗饰,看热闹的人也不少。
更何况楚家珠记主人成日玩猫斗戏,和其他兢兢业业经营的珠记相比,她仿佛就是来游山玩水,起哄看戏,随时可以撂挑子走人,故而城中其他几家根深蒂固的老字号珠记哪怕遇见强敌,有惊而无惧。
但这会儿不一样了。
瞧这位楚娘行事看似荒唐,实则进退有度,心中早有成算。
不知从哪儿找来的这位大师傅,技艺了得,连见惯了各种宝饰的王华也不由得为之赞叹工技之美。
此时楚记要名声有名声,要做工有做工,要靠山……
王华脑海中闪过一些传闻,他笑看一眼还在等待解释的东方肴,目光又转向珠玑记的招牌。
王华摇摇头,可惜了,也是一家老字号。
……
楚辞摇着扇子回了郊外小院。
方才东方肴还在时,楚辞见他执扇轻摇,气度风雅。
扇上的美人图栩栩如生,一看就是风笙的手笔,她牵线搭桥,倒让他们俩一见如故了。
美人扇甚美,楚辞很喜欢,东方肴就“自愿”给她了。
回到牧场,楚辞并没有直接歇下,有“口口相诵的传奇故事”这个高难度主线任务压在头上,除了现有的生意以外,她也在尝试探索一些新的可能。
作为牧场的风向标,她关注的事情,牧场中留守的众人自然也干劲十足。
黎肆端上来一盘切好的肉干:“东家,您再试试呢。”
楚辞夹了一筷,细细品尝,又放下筷:“咸淡合适,但不出彩。”
普通,和她们平时吃的菜色比起来普普通通。
第十九次试菜,失败!
楚辞充分相信黎肆的实力,她要的可不是普通之味。
必须做到好吃的让人眼泪留下来,好吃到让人情不自禁把银子掏出来的猪肉脯!
钻研出最美味的配方,最完美的配比,大量制作,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