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当然不要了,”孙大妈很热情,大方道:“这样,我家里有一堆亲戚送的小花盆,上头没啥花纹,有点儿丑,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明天给你捎一个过来。”
闻慈大喜,“嫌弃什么,我一点也不嫌弃!大妈你真好!”
孙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小闻这姑娘可太讨人喜欢了,长得俊,嘴巴也甜得要命。
闻慈喜滋滋回到办公室,左看右看,最后把手里的空玻璃罐放到了窗台上,办公室的卫生她和苏林经常打扫,窗台上干干净净的,就是光秃秃的,显得很空荡。
这个能干什么呢?她摸着下巴想,办公室太简陋,让她都没有上班的动力了。
……
苏林回来时,就见闻慈拎着把小刷子,正伸进玻璃罐里小心翼翼涂抹着什么。
他把湿漉漉的饭盒放到窗台上晾着,好奇地看了眼,才发现她手旁的调色盘上不是水彩颜料——那是一种质地更加浓厚的东西,调成好几种颜色,蓝绿黄红,色调明艳。
闻慈蘸着这些明艳的色彩,在玻璃罐的内侧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田野。
春天的田野是绿的,树干上发出的新芽那样的绿,生机勃勃。
田野底下的蓝色的溪流,从浅淡的蓝变为幽深处的深蓝,缓缓流淌,甚至在地势高处下落时,激起雪白的水花,隐约可见几尾金红的锦鲤甩动——明显是非现实主义画法。
这样的山坡原野,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锦鲤呢?
但这幅画的主人现在只在乎美丽,不在意是否失真。
她不止要在溪流里画锦鲤,还要在新绿的草地上点缀各色的花,高高矮矮,一枝一簇,红色、黄色、蓝色、紫色……像一把彩虹揉碎了泼在草地上,洒下无数美丽闪烁的光点。
而玻璃罐的上方,则是蔚蓝的晴空、洁白的云朵,每朵云都像一蓬甜美的棉花糖。
一罐绚丽的梦。
苏林屏住呼吸,等闻慈停下笔,他才轻轻开口,“怎么突然画这个?”
“很漂亮不是吗?”闻慈把画好的玻璃罐举到窗边,轻轻旋转——整个内壁都蒙上了浓郁的彩色,但玻璃的质地仍是通透晶莹的,阳光一晃,草地原野都被阳光照亮了。
她笑盈盈眯起眼睛,把它放到窗台上,满足地欣赏着。
“很漂亮,”苏林呢喃。
闻慈也很满意,虽然天赋值越往后越难升,但其实每升高一点,她都能密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比如眼前这瓶油画罐子,生机涌动,已经初具了自然里“活”的那部分。
她喜欢这种“活”,这让她感觉自己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调好的油画颜料一点不剩,这得益于她精准的控制——这么难买,不省着点用怎么行?
闻慈端着调色盘,准备去楼下清洗一下,忽然见到苏林弯着腰,目光和油画罐平行,看它的眼神几乎有种向往或者说虔诚——连伸手碰一下都不敢的样子。
她笑道:“可以碰,我又没画在外面。”
“不行,”苏林郑重摇头,“你用了很多颜料,它这么厚重,要是被甩落怎么办?”
油画颜料的堆积,为罐身带来了绝妙的体积感,每一朵云都是立体的。
闻慈洗完调色盘回来,发现苏林还在看罐头瓶子,连弯腰的角度都没变一下,她打趣道:“是不是爱上油画了?发现比水彩更有趣?”
苏林点头,又摇头,不好意思地直起腰。
“我第一次见不在画框上的油画,很美,但水彩不一样。”
水彩是轻盈的、通透的,像是梦醒后朦胧美丽的回忆,让人捉摸不透,相比之下,他认为油画的美更加迫人,带有一种几乎侵略性的不容忽视。
人的喜好都是私人的,闻慈闻言笑笑,并不意外。
下午还要画《长空雄鹰的》室内海报,她坐下重新调试水彩颜料,而苏林又过了几分钟才坐回来,恋恋不舍地问:“油画颜料很不好买吧?”
“可不是,”闻慈立即附和,“两盒就要一张工业券!”
苏林立即咂舌,“那价格呢?”
闻慈道:“一盒八毛六,”份量又没多大,其实也不便宜。
苏林一听,就知道这不是目前的自己能肖想的。
他按下买盒油画颜料尝试的心思,重新投入海报当中,近来每天都在画画,他的进步是巨大的,要说最开始技法上还有些生涩,但现在已经愈发圆熟了。
等到下班时,闻慈画好了一幅室内海报,而苏林也画好了大半。
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