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80年代动画片神笔马良 > 140150(第13页)

140150(第13页)

孙副部长笑道:“早前几个月,就听说宗主任夸你有进取心,现在看来,闻同志的确上进——”他夸了几句,话锋一转,“闻同志认识宗主任?”

宗少和的家世很厉害吗?

闻慈想到徐截云,虽然感觉这俩人不是普通人家能养出来的,但她还是今天,才感受到一点实感,她思索了下,只是道:“朋友的朋友。”

嗯,男朋友的朋友。

孙副部长眼睛微眯。

他早明里暗里打探过宗少和好几次,想知道他好几次帮闻慈说好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最开始以为闻慈是他对象,结果发现,她是土生土长的白岭人,绝不可能是他对象。

那两人到底是怎么认识的?

他打探许久,宗少和愣是一点风声不漏,这人别看一双狐狸眼成天笑眯眯的,实际上心思深得很,他没办法,后来姜温年找上门来,他也就不再管这事儿了。

宗家厉害,姜家也不差。

姜温年是姜老爷子的晚来女,受尽宠爱,年纪轻轻,就在首都美术馆当上了后勤部副主任,她听说有人打通了出口图画书的路子,便找上了他这个部长走动,想当这个国内图画书出口的第一人,为自己的履历增光添彩,孙副部长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反正哪怕事情败露,也有姜家在前面顶着。

宗少和是聪明人,不会为了一个疑似朋友的角色,和姜温年闹掰。

孙副部长觉得自己已经够谨慎了,让姜温年不要声张,回去抓紧画一本图画书出来,等到最近,宗少和出差,他抓住机会,立即让姜温年各方走动,才有了今天这场会。

谁知道这么巧,那个闻慈偏偏今天回首都了呢?

心里有些懊恼,但孙副部长并不怕。

一个没权没势的外地人而已,难道还能斗过姜温年吗?

闻慈不知道孙副部长的心思,只觉得他神色安定,很符合她对政客的刻板印象。

她安安稳稳地坐等着,继元副部长后,又是好几个领导看完了绘本,眼神都十分惊异,有个人问:“你是怎么想到这种画法的?”和他们国内的截然不同啊。

闻慈道:“在秋交会的时候,从香港的张安华同志那儿得到的灵感。”

张安华?

大家一瞬间想起来,是了,最开始这件事,就是从广交会机关打电话来问开始的。

要不是有一位港商看了闻慈的作品,愿意收购,他们也不会给闻慈这个尝试的机会——这么想着,大家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姜温年,要是换人,她还能卖出去吗?

姜温年感觉到大家的质疑,脸色快要维持不住。

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她?

她不觉得自己画了二十年的画,会比不上闻慈,她的老师们可都说她天赋很好的,她绷紧脸色,刚要开口,就感觉自己桌子下的胳膊被孙副部长碰了下。

要说大话也别现在说,等看完闻慈的画再说啊。

姜温年不情愿地忍了忍,没忍住,“看着也没什么不寻常的。”

闻慈笑得更欢了,“我能拜读一下姜同志的大作吗?”

她扪心自问,这话虽然有点阴阳怪气的意思,但态度是认真的,她真怕姜温年是个横空出世的天才,那到时候,哪怕失落,她也只能心服口服地退位让贤了。

但要是真全靠走后门的,那对不起,她绝对不会让。

要不是她主动找张安华,又表示诚意提前赶出绘本给她看,现在怎么可能有这个机会?

摘桃子不自己种树,摘别人的,这和偷有什么区别?

姜温年不想答应,她心里莫名有些不安。

但蓝部长扶了扶眼镜,把自己面前的另一本图画书递给了闻慈,和颜悦色地道:“姜同志画了好几个月,这本的确画得不错,你看看,看能不能从中学习学习。”

闻慈一下子提取到了这话的重点,画了好几个月?

看来她离开首都采风没多久,姜温年就开始画了?这人摘桃子是早有预谋的啊。

她接过图画书,低头一看,发现封皮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坐在一座像是故宫的建筑前,牵着一个老爷爷的手,后面的背景为了凸显更多细节,显得有些杂乱,和目前国内的小人书风格不同——闻慈抬头看了看姜温年。

这是巧合吗?

她最开始那本广市篇,封面是贝贝和奶奶,姜温年这一本是小男孩和爷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