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七十年代的语文课本内容有神笔马良吗 > 150160(第27页)

150160(第27页)

许多年轻人尖叫欢呼,和身边的朋友用力拥抱,还有人攥着报纸,痛哭流涕。

书店里挤满了人,大家都想要辅导书,哪怕没有辅导书,有课本也是好的,但书店里什么辅导书一进来都会被一抢而光,大家都拼了命的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拥挤而热烈的场景,在全国上下,随便哪个地方都能看到。

闻慈又收到挺多封信。

哪怕隔着方方正正的文字,她都能看出朋友们震撼的喜悦,他们很感谢闻慈寄来的辅导书,说现在书店里到处都是人,连废品收购站里都挤满了想找书的人,她这两本辅导书,实在是雪中送炭,太宝贵了。

苏林那封信上,甚至落了两滴圆圆的水痕。

他说,爷爷奶奶拿回了自己的房子,美术馆还想让苏爷爷回来当馆长,苏爷爷婉拒了,只是回到了国家美术协会,还拿回了这些年本该有的工资。

苏爷爷只是闻慈所知道的人,她不知道的地方,还有许多人在回归原本的生活轨迹。

闻慈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她亲自见证了它的改变与成长。

这还只是个开始。

……

闻慈还是没看到全国招收研究生的具体通知。

现在招研究生的,只有和华夏科学院、复旦等相关的几所大学部分科目,但剩下的大学,还是没有影子,她心里焦急,但也没办法,好在这时她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

外贸部突然通知让她过去,说是一个外商联系她。

今天的秋交会闻慈没去,她以为应该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赶到外贸部时,十分疑惑。

她在干事的示意下接通电话,那边传来一个陌生的女音,说得是英文,但带着法语腔调,她问:“是闻慈女士吗?我是柯莱特,玛拉出版社的经理。”

闻慈确信自己不认识一位叫柯莱特的外国人,稍一询问,才知道这是谁。

今年的春交会,她批量订单卖给两个外商,一个是张安华,一个是高卢商人雅克。

柯莱特是雅克的妻子,也是做出版社行业的,雅克把那一百套绘本放到高卢售卖后,被一个评论家放到报纸上,引起一番争论,意外地火了一把,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

柯莱特特意来到广交会,想跟闻慈谈版权引进,谁知道闻慈根本就没来。

她没有办法,只能寻求广交会袁经理的帮助,几番周折,最后通过外贸部才联系上闻慈,她觉得这实在太麻烦了,因此开门见山,表示了自己的来意。

闻慈听到引进版权,登时眼前一亮。

她本来是站着的,眼下感觉到长对话的可能性,拎了把椅子坐下,口中问道:“柯莱特女士,很荣幸我的作品受到你们的认可,请问你们出版社愿意出多少引进费呢?”

柯莱特了解现在的华夏,收入不高,总体是在一个经济水平有限的状况。

她询问道:“一千美元,闻小姐觉得怎么样?”

闻慈摇头,含蓄地说:“请问你们出版社是要只要买其中一本的版权吗?我觉得对于六本绘本来说,这个价格有点太低了。”

柯莱特皱了皱眉,“闻小姐想要多少价格呢?”

闻慈哪里知道这个年代版权引进费该是多少,要是后世的话,她的单本引进费是五万到十万左右,但要是岌岌无名的新手画家,最低可能就几千——她现在显然就是岌岌无名。

她思索片刻,最后翻了个倍,“两千美元怎么样?”

柯莱特不同意:“我觉得这实在是太高了。”

最后两人花了二十分钟讨价还价,把价格定到了1800美元,但这只是口头交易,一个版权引进的程序实际上是麻烦的,他们得谈判、磋商、最终签订正式的合同。

柯莱特不能来首都,所以两人只能在电话里初步协定,然后对方寄合同给闻慈。

如此周折,直到确定合同没有问题,闻慈签署合同,一式两份,两人各自持有一份,代表双方要履行各自义务——光这件事,让闻慈陆陆续续弄到了十一月末。

版权归属闻慈所有,1800美元给外贸部,他们给兑换成了3114的人民币。

闻慈拿到这笔钱,见底的存款一下子恢复到了鼓鼓状态,不过她现在也没什么很想花钱的,房子买了,她又不炒房,不打算再买房——虽然四合院冬天取暖麻烦,但现在的筒子楼实在太狭窄了,三十平方算是大的,她实在不想再住在逼仄的环境。

而且她现在养富贵了,这只小猫极爱跑酷,还是住现在的小四合院合适。

……

“富贵?富贵!”闻慈冲着院子喊。

铺着一层薄雪的地上印满了小小的梅花印,听到声音,早就掉光叶子的石榴树上“刷刷”两下,一个雪白的身影一跃而下,连带着,还有扑簌簌掉落的雪块。

闻慈弯腰一把抄起富贵,嘀嘀咕咕,“你也是不嫌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