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是哪个年代的人 > 140150(第15页)

140150(第15页)

姜温年瞪她一眼。

闻慈不怕,她托着腮回视回去。

这位能量强大的姜同志感觉不是很聪明,但她身边的孙副部长却不是笨蛋,他笑着说:“这么看,其实也是有一定教化作用的——但是,是不是太短了?”

他对大家道:“我手里这一本还不到四十页,还没看几分钟,就没了。”

闻慈道:“这是我咨询了香港张安华女士的建议,她说目前的绘本都是二十到四十页,还会有更短的,要是太长的话,不利于售卖。”

张安华当然没说,但他们又不会打电话到香港去特意询问这个。

孙副部长看她一眼,心想这嘴皮子比他想得还利索。

他继续绵里藏针,“你这个中英双语的文字,之前没有先例啊,要是出口的话,太冒险了,我看不够稳妥。”

闻慈道:“要赚外汇,和我们国情最贴近的是港澳,其余都是外国,只有一个英语版译文,在我看来的确是不够稳妥。要是外贸部这边愿意投入,可以多出几种语言,法语啊,德语啊,西班牙语什么的,肯定更有优势。”

孙副部长一噎,他是这个意思吗?

闻慈才不管他是什么意思,反正他不挑明,她就可以曲解。

孙副部长来回挑了好几个刺儿,都被闻慈一一回答,她的确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来的,问正经的担忧,她能答,问故意针对的话,她也能伶牙俐齿地回怼。

大家看着,觉得她不该画画,应该来外贸部谈生意才对。

说得口干舌燥,闻慈舔了舔嘴唇。

蓝部长终于开口了,“闻慈这套绘本的确画得很好。”

闻慈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一下子落在她身上,惊讶、忌惮、思索……她不知道,在她来之前,这场会议已经开了二十分钟,蓝部长看过姜温年的绘本之后,只说了个“不错。”

这个“不错”,有多少是看在姜家面子给的还不知道。

姜温年的脸色发青,嘴唇紧紧抿成一条直线。

蓝部长看着闻慈问:“你这套绘本准备了很久,看样子是很有信心了?”

他总算发话了,闻慈松口气,认真点头,“张安华同志本来就对我的画风很认可,说会很受港城欢迎,我很有信心,而且春交会那么多外商,我会试着争取其他商人的。”

蓝部长认同地点点头,的确,想推销,口才和外向都是很重要的。

恰好,这两项闻慈都有。

他沉思了一会儿,姜温年见势不妙,赶紧拉了拉孙副部长的袖子,后者只好硬着头皮开口,半开玩笑道:“虽然闻同志这套绘本画得是不错,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嘛,既然开展台,那不如多找几个人试试?要是能多卖出去几本,那也是多赚点外汇。”

蓝部长觉得这话有道理。

姜温年的绘本他看过了,虽然没那么优秀,但也还行,而且要是真能打开图画书出版的口子,那就要让国内的画家们纷纷尝试起来,总不能只靠着闻慈一个人。

让她来试试外商们的喜好,也是个选择。

他点头同意,“那就让你们俩都试试吧。”

闻慈心中一喜。

人选既然没了争执,那下一个步骤就可以推进下去,蓝部长问:“大家看来,首批试水,印刷多少本来尝试比较合适?”

这就是个问题了。

要是出口的话,质量要求肯定是比较高的,闻慈这一套绘本足足六本,还都是彩色,一看就成本高昂,众领导纷纷讨论起来,有说两百本的,有说三百本的。

总之,没有谁说五百本以上的。

闻慈:“……”

她上辈子是个不入流商业插画师的时候,也没这么窘迫过,两百本,是不是太夸张了?

她理解大家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想投入太多成本,于是主动问道:“我能先去印刷厂看看吗?确定一下,印刷一本到底需要多少成本?这样好更好地把控。”

要是没那么贵,求求了,给她多印点吧。

蓝部长有些惊讶,“你懂印刷?”

闻慈上辈子懂,为了抓质量,她真的跑过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厂的师傅肯定是很有经验嘛,我跟他们请教一下。”

蓝部长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拿到去首都印刷厂的介绍信,闻慈小心翼翼收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