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是哪个年代的人 > 160170(第25页)

160170(第25页)

闻慈也是这几天,才听张安华说了金手指奖的具体情况的。

它是关于儿童作品的奖项,纯文学,有,插画绘本,也有,而闻慈这种就属于纯绘本了,她在张家看了点其他港台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吕家祥的《小河》,但坦白来讲她不太喜欢。

小河描绘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贫穷,笨拙,这都是正常的,没有哪个人或者哪个孩子是完美的,但介于有另一个欧洲男孩角色的出现,闻慈总觉得这部作品有自我丑化嫌疑。

她看了眼吕家祥,就收回了视线。

大衣留在张安华车上,闻慈是穿着小黑裙进来的。

不出她所料,会场上几乎所有人都穿着正装,男士西服、女式西服、女式礼裙,闻慈这一身在里面再正常不过,稍微显得有些出挑的,是年轻而俏皮的版型。

她踩着羊皮芭蕾舞鞋,脚步轻盈,得体而镇定地一一扫视过全场。

“Buschur!”一位女士端着香槟杯走过来。

张安华对她微笑,熟稔地寒暄几句,穿着紫色抹胸礼裙的女士看向闻慈,“呢位系?”

闻慈自我介绍,“你好,我是闻慈。”

当今港城年轻人多以英文名结交,说本名且只说本名的人不多。

女士愣了下,转而恍然大悟,“哦哦,我知,你系大陆嚟嘅闻慈系咪?”她是知道的,张安华去年从大陆买来一批绘本,本来大家以为要成为她调去出版社的开门黑的,谁知道,后来卖得不错,不止卖得不错,甚至还上了画报推荐,评上了提名!

女士上下打量着闻慈,笑了笑,又和张安华说话。

闻慈察觉到对方明里暗里的轻蔑。

她来这几天运气还不错,也许也有出入都是大型场合的原因,没碰到那种露着鼻孔看人的角色,但这并不代表这是不存在的,她不甚在意,对张安华笑了笑。

“那边是我们的位置?”她问张安华,照样用普通话。

张安华看了看,“对,椅背上都贴了名字,你认识繁体字吗?”

闻慈,在港城的写法是聞慈。

闻慈笑着点头,“当然,我认识。”

她和抹胸裙女士擦身而过,淡淡的香气残留下,等她走到入场位置那一片,抹胸裙女士才说:“听讲大陆最近好似开放?但最近屈蛇嘅人,一啲都冇少呢。佢喺大陆坐火车赶过嚟嘅?我仲以为佢唔会嚟呢。”

屈蛇,就是偷渡的意思,这是说以为闻慈不会来香港参与。

张安华微微皱眉,平静笑道:“她来是经过外贸部同意的,也算是国家支持了。”

抹胸裙女士喝口香槟,意味不明地摊手笑了笑。

闻慈实在是个新面孔。

金手指奖不是第一年办,来来往往的面孔就是那些人,闻慈这样一张不超过二十岁的脸忽然出现,说是创作者吧,太年轻了点,说是媒体或出版界人士,还是太年轻了。

倒是有位中年男性,看着她跟张安华进来,主动过来打招呼,“闻小姐?”

闻慈看着眼前穿西服打领带的男士,礼貌地笑,“你认识我?”

男士点头,笑道:“我是罗伯明,《好儿童画报》的主编,你可能不认识我。”他简单叙述了下两人之间的渊源,从米拉带绘本进学校,再到吸引同学小山姆的注意,再然后,就是身为山姆父亲的罗伯明把《贝贝的故事》放到画报的推荐栏里。

闻慈听他三言两语说完,十分惊讶,“还有这样的事吗?真是太感谢你了。”

罗伯张笑笑,主动问道:“距离《贝贝的故事》出版,也已经过了快一年了,闻小姐有画什么新的绘本吗?我很喜欢你的插画和故事风格。”

闻慈惭愧,“我去年有很多事情,暂时没有新作品。”

罗伯张有些可惜,笑道:“《贝贝的故事》在港城反响很好,很多孩子和家长给我们画报写信,后来一度脱销,还是张安华女士又购置了一批,这才供应上的。”

联系不便,闻慈并不知道这些事情,眼下一听,更加感谢了。

“真的多亏你们,不*然我一个新人,恐怕是很难打开局面的。”

罗伯张和闻慈聊了几分钟,这位大陆画家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古板,从妆容和服饰就能看出,是相当有个性也有审美的一位年轻女性。

他欣赏地道:“我听说这套绘本在高卢卖得也不错。”

闻慈谦虚地笑笑,“玛拉出版社是很优秀的出版社,我们合作愉快。”

时间渐渐到达开始时间,闻慈往前走去,寻找自己的位置。

她是在第二排——估计上了提名的创作者都在前排,以备上台领奖,她这个位置,实际上是比较靠后的,她平静地理了理裙摆,坐在了椅子上。

越到这个时候,越不能露怯,闻慈落落大方地看着前面,无视落在她身后的众多视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