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是哪个年代的人 > 180190(第6页)

180190(第6页)

闻慈对着你推我挤傻乐的大家笑了笑,他们猴子似的激动起来,不知道谁大喊一声“队长!”

徐截云面不改色,“耳朵没聋,听见了!”

还好此时炊事班开始把装满菜的托盘往餐口放,徐截云站起来,顺手把闻慈推到自己身前,“别理他们,这帮小子一个个话多得很,看看,想吃什么?”

餐口旁边有饭盘,徐截云长臂一伸,拿了两个。

打饭的师傅早注意到闻慈了,眼下拎着大勺,笑呵呵问:“大队长,这是你对象吧?”

徐截云笑着点头,什么也没说,但眼神分明很高兴。

闻慈实在见不得他这个样子了,跟家里开了朵花恨不得让全世界知道似的,她拿过餐盘,拿胳膊肘狠捅一下徐截云,对大师傅笑道:“麻烦您了,我要一个包子。”

土豆馅儿包子没吃过,来一个尝尝,四五道菜也各自来一勺,这就够吃了。

打完饭,徐截云自觉拿了两个碗去打汤,今天是紫菜蛋花汤,给战士们补充碘。

正打着,旁边探过来一个黑脑袋,“大队长,那是嫂子啊?”

徐截云嘴角上翘,声音四平八稳,镇定地“嗯”了一声。

黑脑袋语气欢脱,“嫂子要搬过来了?不对不对——大队长你不是没结、唔!”

话没说完,黑脑袋就被旁边的战友捂着嘴拉回去了,徐截云一边想着这帮年轻人真是没眼力见儿,一边端着两碗汤回去,闻慈坐在那里,笑吟吟看着他。

迟早会结婚的,他含笑想。

“来尝尝这汤怎么样。”

……

天上飘着薄雪,零零碎碎,跟谁洒了一把粗盐似的。

闻慈早早起床,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了两个椒盐烧饼,喝了一碗加辣子的咸豆腐脑,她看看手表,还没到八点,回家捣鼓衣柜,但能抗住首都冬天的就那几件,也没什么好挑的。

黑色长筒棉袄一直遮到膝盖,不为美观,纯为保暖。

枣红色的羊毛围巾、帽子、手套,全套同色,让她不会直接淹没在人海里。

闻慈一一戴上,没等多久,徐截云就来了,他倒是像仔细打扮了一番,没穿军大衣军靴之类,靠着宽阔高大的身板,硬是把人人鼓囊囊的北方冬天穿成了模特秀台。

闻慈欣赏地看了两眼,“好看,不过你不冷吗?”视线上移,落在他头顶。

徐截云耳朵都红了,说:“不冷啊。”

闻慈含笑白他一眼,“你等会儿,”她从衣柜里翻出一套墨绿色的帽子围巾,刚踮起脚,徐截云就自觉地弯下腰,闻慈把帽子扣在他头上,又把围巾三两下搭上。

她退后两步看了看,满意点头,“嗯,好看。”

展馆距离闻慈家有段距离,两人坐公交去。

到地方的时候不到九点钟,但人已经不少了,这是全国美展的第一天,全首都的美术创作者都不会错过这个盛会,闻慈把围巾往上拉了拉,这才进去。

“还有雕塑?”徐截云一进门就看到左边的一个男体雕塑,只有上半身,是赤裸的。

“对,美展分不同区域,比方我的,就在油画那边,”闻慈说着,拉着他往雕塑方向去了,华夏雕塑和油画的发展状况一样,都是大众眼光里远远比不上西方的,发展时间短。

过去看看,大多还是传统的取材,振臂高呼的革命英雄,刚才看到的那个半裸体,已经是最大胆的那几个之一了,还有为创作者,做的是母亲题材的半裸体雕塑。

徐截云掠了一眼便移开视线,“很出乎我的意料。”

闻慈笑道:“不太适应是吧?”她倒是仔细欣赏了这幅石膏雕塑,能选上全国美展的入京作品,其实已经算是精品了,但比起那些名声响亮的名作,的确还差很多火候。

她随口道:“你看过这两年的首都机场吗?”

徐截云摇头,失笑道:“我去年回来的时候,是躺着回来的,”因为重伤。

闻慈怜爱地拍拍他手背,道:“去年首都机场的航站楼画上了很多壁画,其中一幅,是傣族泼水节的主题,那一幅有几个女孩就是半裸体,10月的时候得到了领导人的认可,才不再被盖住——”她说着,忽然眼前一亮。

“袁韶!”她朝几米外的一个女孩招招手。

现在是寒假期间,袁韶是自己过来的,她听到呼唤,高兴起来,“闻慈!”这一声不算太小,一下子吸引了周围几人的注意,看向闻慈:这就是那个闻慈?

闻慈拉着徐截云过去,笑道:“你也来得这么早。”

“那当然,不趁着现在来,中午得挤死人,”袁韶说着,好奇地看了眼闻慈身边的徐截云,她个子不高,这一看得仰着头,心里吃惊:这得快一米九了吧?

闻慈笑着侧了侧头,介绍:“我对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