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是哪个年代的人 > 190200(第28页)

190200(第28页)

“感觉是做生意的,一张口就要买好几幅画,还说可以给三千英镑!三千!”一个画家说这话的语气惊叹极了,对于他们来说,三千英镑,这个价值简直高得离谱。他们的画要是在国内,能卖上几十块钱都算是高的呢!

闻慈很准确地评价道:“这是广撒网,要是逮到个日后出名的,那就是大赚。”

也正是因为现在画作卖价太低的原因,几十块钱,她觉得配不上自己的心血,所以她从不售卖,要么就是因为友谊,直接免费把画赠送给朋友亲人,要么纯做公益,把画捐赠给博物馆美术馆,不收钱,唯一要求就是未来不能售卖出去。

她能接受免费,不能接受廉价。

“三千英镑呢,这得多出名才能赚回来?”这位画家不信。

大家很难想象,未来的经济和物价会以多么快的方式迅速上涨,现在齐白石的画卖不到一百块,但过上十几年、二十几年,几百万都买不到,得上拍卖会上竞价争抢。

哪怕是闻慈这一代的画家,要是发展好了,到时候一幅画也能卖到七八位数呢。

不过就算想卖,巡回展期间也不能卖,大家议论几句,就不再说这事了。

在伦敦待了几天,下一站是巴黎,这可是著名的艺术之都,临走前,闻慈特意跟徐母见了一面告别,其实这几天画展闻慈见过她一面,徐母是和大使馆的同事一起来的。

到了巴黎,俨然有和英伦风情截然不同的一种文艺浪漫。

丞闻毕业两个月后来了高卢,知道闻慈过来,特意来见了她一面。

“看来你过得还不错啊,人都胖了,”闻慈笑道。

“嗨,纯粹是最近休息不好,水肿了,”丞闻和毕业那会儿没什么差别,照样意气风发,半长头发在脑后扎着,深色毛衣、牛仔裤配大衣,俨然很有巴黎秋冬的随性浪漫主义。

闻慈跟方方打了声招呼,和丞闻一道出去,找了家法餐馆子吃饭。

“你现在怎么样?”闻慈问,这次是认真问的。

“还不错,刚来这会儿不太习惯,现在也好说——唯一庆幸的就是,没少去隔壁大学的法语系旁听,不然也来不了这儿,”丞闻耸了耸肩,开个玩笑,舒服地往椅背上一靠,说道:“巴黎真是艺术的殿堂,你要是时间够,真该在这儿好好逛逛。”

学艺术的逃不过一个巴黎,正如宗教离不开耶路撒冷。

闻慈笑道:“我准备去巴黎圣母院看看,时间紧,只够看几个地方的。”

丞闻立刻道:“下午就去!”

“行啊,”闻慈答应下来,两人吃了一顿午饭,丞闻带路,去巴黎圣母院,他在巴黎也待了几个月,正计划着申请艺术大学的博士生,眼下给人画画赚些钱,巴黎对于他来说,就像米缸对小老鼠,泡在美学的海洋里,待起来整天都是幸福的。

时间不够,闻慈只拍了两张照,又速写了两幅,便准备回去,分开前,邀请丞闻来画展。

《野象》丞闻是见过的,但每次见,都似乎感受到新的震撼。

除去油画,他国画也画得不错,颇有水平,在画廊里逛了大半天,和几位感兴趣的国内画家也聊了聊,丞闻在美术界也是有名气的,全年级里,拒绝学校分配工作的人不多,闻慈是一个,他是一个。

在高卢画展完毕后,又过了一个国家,就是汉斯国。

闻慈现在在国外的朋友就两个,一个丞闻,一个宋不骄。

宋不骄在汉斯国公费读医学博士,闻慈在首都时就跟她打了电话联系过,两人约好了要在首都见上一面,等见到面时,闻慈发现宋不骄瘦了不少,但精神奕奕,一双眼闪着光。

“读博是不是很累?”闻慈问,递来菜单,“多吃点儿肉,补补。”

“是很忙,但也还好,忙起来总比闲得不知道干什么好,”宋不骄笑道:“我每天和同学们做实验、去图书馆,这边的外科技术很先进,我学到了很多。”

闻慈问:“那你还回国吗?”

“当然,”宋不骄道:“我不止要回国,还要带着最先进的手术技术回国。”

不知道公费出国的条件怎么样,但闻慈看宋不骄只点了鱼肉汉堡,就觉得应该是有些艰苦的,她硬是多点了一大盘烤猪肘,宋不骄要拒绝,她按住对方的手,坚持道:“我来请我来请——你还上学呢,我都工作了,就让我请吧。”

就算之前捐款捐了不少钱,她也还能赚呢。

宋不骄无奈道:“现在我的条件是比较有限,等回国了,我再请回你吧。”

闻慈笑嘻嘻答应,“行行行,等会儿你多吃点。”

烤猪肘一大盘,配着解腻的沙拉刚刚好,两人吃了一顿,聊了一阵,宋不骄回学校继续忙碌,闻慈溜溜达达,坐地铁回到酒店,感觉到一种大家未来都很光明的美好。

回酒店时坐电梯,碰到一个孕妇,对方挺着硕大的肚子,闻慈侧身避让,让她先进,等进到电梯,她透过光滑的金属面好奇地看了一眼,主要是看对方圆圆的肚子。

虽然她知道孩子是怎么诞生的,但每次看到孕妇,还是会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出了电梯,闻慈回到房间,坐到桌前打开了笔记本。

“你要工作了吗?”方方从洗手间出来,轻声问。

“忽然想到一些东西,”闻慈望着空白的本子,忽然扭过头,“方方,你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能够跨越国籍、种族、文化、性别……反正一切隔阂的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