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乌海青刚才过来,也看到了电影院里里外外的海报,画得很好,说句中肯的,他觉得比省城电影院里画得还好,那她画彩色小人书技术上基本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闻慈点头,又问道:“那要是体育题材的小人书呢?”
“体育?”乌海青觉得不怪自己误会闻慈经验丰富,看看人家这眼界,又环保种树,又体育运动的,都是现在大众眼里很稀罕的意识,但他们业内都觉得很有深度。
他道:“体育小人书出得少,你画的是什么运动的?”
闻慈想了下,哪怕一个题材,千人千面,不怕泄露,于是道:“乒乓。”
乌海青再次高看闻慈一眼,她甚至不画稍微大众一点的篮球足球!乒乓!
乒乓在民众眼里,是个生疏又熟悉的东西。
生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项运动并不多见,哪怕是公家单位举办的联谊比赛也多是篮球足球;而熟悉是因为,只要关注国家新闻的,基本都知道几年前的“乒乓外交”。
乌海青看向闻慈的眼神一变再变,他觉得,这个忘年交还是得交。
管她老还是小,这脑袋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啊!
乌海青就喜欢这种不一般的人,立即又伸出了手,庄重道:“乒乓好啊,市场上还没有这样的,只要你画得好,保准非常受大家欢迎!来,闻慈同志,我们握握手!”
要不是他的神态特别严肃,闻慈真觉得自己在和□□大哥违法交易。
她迟疑着伸出手,被乌海青用力握了握,和在大厅里那次敷衍的握手不同,这次的握手庄严、有力,充满*着伯牙子期的认可和欣赏——乌海青单方面认为的。
乌海青拿出了自己生平没展示过的绅士风度,“我请你吃饭吧?闻慈,我特别想和你探讨一下,你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出《松海》这本小人书的。”
他眼神炽热,闻慈被他采访似的语气架倒火堆上,露出尴尬笑容,赶紧把手抽回来。
“探讨啊,探讨可以,但我这会儿还在上班呢……”
乌海青真忘了这事了。
但他毫不迟疑,“我等你下班!”
闻慈不好说什么,僵笑着领乌海青回了电影院,售票员已经笑完了,但这会儿看到闻慈,嘴角又高高扬了起来,主动开了口,“这位同志是哪个单位的啊?”
刚才闹剧一场,她也看出来了,这个光头虽然看着凶,但不是来找茬的。
他说话还挺逗哈哈哈哈哈。
闻慈解释道:“这是咱们北省人民出版社的乌海青乌同志。”
售票员瞪大了眼,啥?光头?北省人民出版社?她的身板一下子挺直了,再看乌海青,觉得一下子从光头大哥变成了不拘小节的文人气质……
她肃然起敬,“同志您好!欢迎来到白岭市第一电影院!”
乌海青对她点点头,保持着友好态度。
客人既然来了,闻慈想了想,还是在大厅里陪他呆了一阵,给他介绍了一下厅里的海报,听他对上了军报的画感兴趣,就拿了工农兵报给他看,解释道:“这和军报上刊登的是一样的,原画是油画,上了报纸就变成黑白的了,看不出来什么。”
再大的版面,对于一幅完整的画来说也不够,只能大致看看轮廓。
乌海青最关注的,是她说的油画,“你会画油画?”
“会一些,”闻慈没详说,等尽了地主之谊,她才回到办公室,忙活到下班时间,收拾东西急匆匆走了,乌海青说要请客,但第一次见面,她哪里好意思,坚持各付各的。
乌海青思路跳跃,一会儿是《松海》,一会儿乒乓,一会儿又转移到油画水彩的区别上,非常之天马行空,但闻慈发现,他对美术的见解非常专业,像是学过的。
一问果然,大学还能上时,乌海青在首都美院学过一年。
闻慈觉得他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了,原来是专业选手!
她不知道,一番对话下来,乌海青对她的评价也拔高了一个层次,不愧是他看中的忘年交,果然不一般!
第100章出息了小人露馅
跟乌海青吃了一顿饭,就像进行了一小时的头脑风暴。
等结束后,闻慈脑袋都有点痛,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出版社同志,回到家就躺下了,但不得不说,今天见到的这个人,又让她震惊了一把——这年头天才都扎堆了?!
乌海青对于色彩有种超乎寻常的敏感,对于海报,闻慈调色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巧思,比如同样是背景的天空蓝色,她过渡了一些极细微的差异,但肉眼来看并没什么差别。
但乌海青一眼就能看出来!
他甚至能说出这一块调了普蓝色,那一块调得是湖蓝色。
这种天赋,就像音乐上的绝对音感一样,可遇而不可求。